一團回家補充人員和休整換裝期間,二團和三團都承受了較大的壓力。看小說網 www.kanxiaoshuo.net
二團是滿編狀態,有五個營,含團部在內總人數有三千五百人以上。
人雖然多,但二團的防守面太大了。
金紅、北隘口就佔掉兩個常駐營,其團部也在北隘口。其他三個營分攤掉火山山脈北面另外兩條主道和幾個岔道口,其中六營一連還轉成加強屬性的偵察連了,很多地方都是以連為單位駐守的。
一團回本部時,大概只消滅了當時溢出火山山脈魔族的兩成,或許更少,剩下的魔族有的會自己着地方扎堆住下,有的還會繼續移動。
雖然組織度幾近於無,但比較前出的幾個連還是幾乎天天有仗打。
二團作為陣地戰定位的團,又不能隨便動,為了打好陣地戰二團有裝備超編的情況,除機炮編制量較大,單兵武器也有超編。
比如某連駐守的,距離北隘口約120公里斜線的岔道口工事裏,就額外存有一個連的單兵槍械與槍械三倍量的魔力模塊充能器材。
這種連隊要撤下來,在輕型裝甲車全面列裝前,至少要整個營輕裝帶上帶木板車之類的東西,才能把裝備都撈回來。
9營、10營的幾個連戰鬥都很頻繁,好在6營有了偵察連後,也轉為傾向於機動作戰的形態,另外有三團幫忙,沒有出現重大損失。
作為兵力儲備和性別調節用的三團,現在是三個營,一個男兵營一個女兵營和一個混編營。
13營留軍團本部做些勤務,12營主要負責利刃軍團的後勤,所以上回也是他們去給一團送第一批彈藥。
三團唯一一個全男兵的11營仍然是作戰部隊,建立這個營就是為了給一、二團補缺的。
二團駐紮點都有永久工事,魔族沒有組織的情況下,一兩百號沖近並不能造成什麼威脅,就是白天也打晚上也打,有時候要連打幾天,打到士兵們受不了。
11營和6營分兵給他們做戰鬥輪替,狀況就好了許多。
對了,真正和魔族長時間「切磋」起來才意識到,和魔族打還有另一樁好處——瘟疫爆發風險極低。
北部區整體比較潮濕,屍體在這裏會飛快腐敗,稍微有兩三天不處理就可能形成疫源。
《這個明星很想退休》
但魔族吃同伴屍體更快,士兵們只要在一場戰鬥後把湊得太近的屍體丟到一百多米開外,下次開打前自然會有魔族把屍體都吃掉,並且吃的很乾淨,骨頭都不剩的那種乾淨程度。
當然有不少智力過於低下的魔族有些不識好歹,吃完還會湊上來把自己變成屍體,增大丟遠的難度,但整體上這種形式免去了士兵們處理屍體的流程,不然頂兩個月還真不一定能頂住。
一團這次重新部署,分兩隊分別從金紅和北隘口出發,一路掃過去。
十一團還在建設中的陸航連派了幾個飛行兵來幫忙盯梢。
量產型狂風改掉了洋蔥騎士般的外觀,兼顧戰鬥需要和一定的美觀,更像動力裝甲了。
雖然人形裝甲缺點頗多算不上好用,但怎麼說也是有空中單位了。
狂風一型的最大飛行高度為兩千米,已經脫出小惡魔的威脅區,不過因能見度的關係,要準確分辨林地里的魔族小群落,還是要把高度降到八百米附近。
有了飛行單位指示目標,一團的清掃效率高了許多。
一團長也想要這個,不過很可惜,沒有匹配利刃身形的人形飛行器,而且狂風一型馬上就要換掉。
這東西列裝加起來還沒十台就要換,因為軍方評估發現重大缺陷——情報搜集能力有問題。
狂風一型通過手腳控制失量方向,以達到控制飛行的目的,這就導致飛行員時刻都要關注自己手教的朝向,即使懸停狀態也沒辦法靜止。如果只是單純的飛那沒有問題,可是空中偵察是個高腦力耗費的活動,這就與飛行控制產生了矛盾。
空中看地面,不比從地面觀察天空,俯瞰角度的的環境複雜度更高。
以北部區林地而言,在空中能看到的顏色包括綠(樹、草葉)、棕(干、枯木)、黃(枯葉)、褐(腐敗葉)、黑(陰影)、灰(石頭),這基本顏色還沒算水體反光、花卉等。
光顏色複雜還罷,問題是空中看地面,更難分辨形狀,平視一個魔族,一眼就能把它從背景中剝離,但在空中都是從腦袋頂上看,即使產生一點視角差,直覺對高度的判斷也不夠清晰,所以需要飛行員主動使用腦力來分辨形狀。
因此現有的飛行兵只能用來找一群群的魔物,對於小群落尤其是在林間的小群落則需要碰運氣。
問題很嚴重,眼前的魔族可沒有大規模偽裝。
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再怎麼看不起魔族炮灰式的進攻方式,也不得不防一手它們進行針對性偽裝的可能。
如果空中偵察錯過了主力精銳,後果會非常嚴重。
所以十一團只接收了十台,本部就叫停了生產,要求改型解決問題。
事情到了研究院,之前被無情淘汰的機械組又佔了上風。
動力裝甲形態雖然對人的保護可能更好,但即使是懸停,也需要人不停的根據風力狀態做出失量方向微調,就算兩個人一組,也到不了1+1的效果。
不需要考慮人形的機械飛行設備能很輕鬆的塞進兩個人,一個駕駛一個觀察,或者兩人合作,無疑都會有更好的目測偵察效果。
另外機械組這段時間也沒有放棄,軍方的消息送到研究院第一次開會,他們就拿出了新的飛行器方案。
新方案完全拋棄了機械動力源,改用魔法動力。
魔法對氣流的影響並未解決,不過這幫傢伙想出來個奇葩的搞法,那就是大多數時間裏,可以完全關閉魔術迴路!
沒錯,新方案是一台滑翔機。
滑翔機可以通過損失飛行高度的方式,維持飛行速度不變,或者加快損失高度進而提高速度。還能反過來通過損失速度來換回高度,直到動能損耗至失速臨界點。
通過翼面設計,滑翔機可以把失速速度控制到時速50公里以下,這也是通過紅移追蹤運動物體的衛星,很容易把滑翔機辨識成汽車的原因。
仍然以兩千米升限為例,一架低速滑翔機可以在高度從兩千米降低到五百米,減速到失速速度之前,安定飛行至少十幾分鐘。
等到臨近失速,再啟動魔術迴路,拋開什麼氣動之類的玩意,儘快把飛機高度、速度提高,那麼飛機又可以飛上十幾分鐘。
即便碰到需要戰鬥的情況,也無非是利用更高的初始高度,來獲取一個較快的均速而已。
這個方案一拿出來就立刻通過了,因為從結構上來講,它比狂風一型的動力裝甲造型要更容易生產,而且利用滑翔機無動力飛行的特徵,同樣的魔力可以送更重的物體上天,整體魔力損耗不變的情況下,航時還會增加幾倍,優點多到數不過來。
非要說個缺點那也有,就是不夠靈活,而且如果不專門做個特殊功能的魔術陣也無法懸停。
但問題不大,滑翔機的速度也能超過兩百公里每小時,實在甩不掉的可以讓士兵掏槍出來打嘛。
read3;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9s 3.960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