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了個好頭,中原王朝皇帝,基本都對萬國來朝的事兒頗為上心。看書否 www.kanshufou.com
這對他們的身後名評價,影響實在太大了。
大乾王朝當今皇帝,自然也不會例外。
作為中原王朝,大乾的藩屬國數量,好像比前明少不少。
以前還沒怎麼覺得,現在反應過來自然覺得哪都不對。
南海那邊島嶼王國,確實和大乾之間,已經很久沒有官面上的交流了。
若事情和當今猜測的那樣,他是絕對不能答應的。
另外,小說里描述的南海諸多島嶼資源豐富,也引起了當今的極大興趣。
都是缺錢鬧的!
儘管因為曬制海鹽一事,不管是私庫還是戶部的收入都有不少提升,可大乾需要用錢的地方更多。
尤其是今年南北兩地同時發生天災,朝廷的銀錢耗費更加巨大,當今都已經第二次從私庫撥出銀子,幫助戶部緩解缺錢的困境了。
若是能從南海諸多島國那裏,能夠獲取巨額利益,自然是大好事一件。
只是這事,乃是小說里的情節,是不是真實的還需要調查。
嗯,派去東南沿海的皇家密探,已經陸續傳回了一些消息。
內容叫當今的心情很不爽,東南沿海大族的實力,比預想中要強橫得太多了。
雖然皇家密探才剛剛開始深入調查,可傳回來的一些消息,就足夠叫當今心情不爽了。
東南沿海大族在當地,就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影響力大得驚人。
從官府到鄉村宗族,對於外人而言幾乎就是鐵板一塊。
有了這樣的消息,當今便可以判定,東南沿海大族掌握的財富,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當今心中有數,想要將家鄉建設成鐵桶一塊,需要海量的銀錢維持,而且還是每年都要花費巨額資金鞏固。
東南亞海大族手裏掌握的土地,比起中原世家大族要差得遠,那他們維持地方鐵板一塊的海量銀錢哪來的?
只能是通過海外貿易賺來!
不管是想要將大乾的偉明傳播到南海諸多島國,還是現實的利益訴求,當今都起了參合海外貿易的心思。
至於東南沿海大族,若是識趣的話還好,畢竟當今不想鬧騰得南方動盪,影響了大乾的穩定。
可若是這些傢伙不識趣的話,那當今也用不着客氣。
海外貿易那麼驚人的利潤,豈是你們一小撮海商家族能夠壟斷的?
這些心思,不過轉念間出現,並且迅速完善。
等反應過來,當今面沉如水,心中卻是對寧府當家人賈蓉,起了那麼一絲絲忌憚。
真是厲害啊,只是用一本小說,就挑動了天下風雲。
當今心中有數,連他這個皇帝都起了心思,京中權貴怎麼可能會無動於衷?
這些傢伙一個個可是貪婪得緊,而且行事相當的肆無忌憚,可不會顧及什麼後果。
就是不清楚,寧府當家人賈蓉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這廝隱藏幕後,真和一條毒蛇差不多,叫人忌憚的同時,卻又絲毫不敢怠慢。
還有,《海外建國》這本小說的名字,是不是另有深意?
賈蓉可不知道,京中權貴以及當今,都受到了新小說情節的影響,對南海海域的諸多島國起了極大興趣。
他只能通過大明宮內相戴權,知曉當今也在聽小說消遣,哪裏知曉當今都已經派出了數波密探趕赴東南沿海地域?
至於所謂目的,他就是在揭蓋子。
只要津門港,以及北方諸多沿海地區發展港口,遲早都會和東南沿海大族爆發激烈的利益衝突。
以對方的行事手段,很難說不搞得極端。
之前就劫掠十艘漕船,若是被觸碰的利益更大,怕不是直接就要派殺手過來了。
咳咳,之前賈蓉指點了那幫子被銀子迷花雙眼,衝勁正足的開國勛貴家族,並且還給出了模糊的海圖,讓他們直接去倭寇老巢做生意。
也不知道,石見銀山有沒有開發?
若是開國勛貴集團的船隊,正式和倭國開啟貿易,那樂子可就大發了。
別看南海島國眾多資源豐富,可真不如高麗和倭國的文明發展程度,自然在社會財富的產出和積累上遠遠不如。
這也是中原海商,格外重視高麗和倭國的原因。
高麗畢竟有陸路和遼東連接,陸地商貿分走了不少貿易份額,海貿的利益空間也被限制住了。
倭國不同,和中原地域沒有陸地聯繫,若是打通了倭國的海上貿易通道,那利潤相當驚人,而且還是持續的利潤。
另外,也是因為高麗的地理位置太北,和東南沿海海上貿易不是很方便,東南沿海大族對於高麗這個貿易對象,看得並不是太重要。
可倭國情況不同,距離東南沿海大族的老巢並不遠,從海上交流也十分方便,自然視之為禁臠。
一旦被開國勛貴集團觸碰,反應絕對會相當激烈。
搞不好,會和南明時期一樣,引進倭國破產武士,也就是所謂的倭寇攪亂沿海秩序。
別以為這樣的事情他們做不出來,能將海上貿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海商,哪一家沒有養着一家或者幾家海盜團伙?
賈蓉可沒心思和他們玩這些把戲,乾脆將海上貿易的那點秘密全都揭了。
相信過不了多久,東南沿海大族將會多上無數競爭對手。
南方的世家和士紳,北方的權貴,還有皇親國戚以及皇商,夠他們好好喝一壺的。
論底蘊,可能東南沿海大族哪家都不懼,可論權勢和在地方和朝堂的話語權,他們還是比不得傳統地方豪強的。
一旦眾多強橫勢力,都將目光投注到海上貿易上時,可不是想堵就能堵得上的。
當然了,賈蓉可不是在為權貴服務,他是想要提醒當今和朝堂袞袞諸公,不要老是將目光放在中原地域。
這裏的利益已經被瓜分乾淨,以後更是會出現延綿數十年的天災和人禍,老是壓榨大乾底層,百姓們是頂不住的。
還不如放開口子,讓活不下去的百姓,去外海闖蕩闖蕩。
正如小說《海外建國》豬腳猜想的那般,若是能有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百姓出海討生活,對於大乾朝廷的幫助之大,簡直難以估量。
當然,前提是朝廷必須得負責,不然任由百姓自己出海,傷亡率實在太高了。
這樣的意思並不明顯,估計當權者也不會想到這裏。
不過等形勢進一步惡化,自然會有朝堂大佬動心的。
時間到了夏末,北方的旱情越發嚴重,部分地區的糧食已經確定絕收,流民數量一度達到了百萬級別。
尤其是關中地域,因為之前千年的過度開發,水土流失嚴重,情況更加糟糕。
甚至已經出現了好幾起流民衝擊城外村莊,以及地主莊園的事兒。
也就是缺少那種振臂一呼,又擁有極大號召力的野心家,不然此時的關中要出大亂子。
並不是關中地域沒有糧食,而是糧食被那些大地主,大商人以及地方衙門牢牢把持,根本就落不到普通百姓手裏,情況才會那麼糟糕。
不然,大乾承平百年也不是白過的,積累可是相當豐厚。
就算朝廷已經下令開倉賑濟,地方官府衙門和大地主以及大商人勾結,拖拖拉拉將糧價抬得極高,這才緩慢一點點放出賑災糧食。
他們可是要將百姓兜里的最後一點油水榨乾,同時大肆擴張家族擁有的田地數量,猖狂得很。
與之相比,鄰近的晉省同樣遭遇旱災,可情況卻是要好得太多了。
林如海作為晉省布政使,可不會和地方豪強以及商人勾結。
再說了,晉省地方上已經沒有了影響力巨大的豪強勢力了,林如海又是多年經營,還是能夠控制官府局面的。
至於地方上,那一票大中型煤礦沒有趁火打劫,反而在災情嚴重的時候還按正常發放薪水。
寧府控制的大型煤礦,乾脆將薪水變作糧食發放,很輕易就穩定了人心,甚至還招募了更多的曠工。
說實在的,只要有足夠的青壯勞力,煤礦的收入將大幅度提升,根本就用不着玩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壓榨底層百姓。
其它大中型煤礦有樣學樣,一口氣網羅了上百萬青壯勞力,他們的家人自然也能活得下去。
其他存在一見,自然沒膽子造次,導致同樣受到了嚴重的旱災,可晉省並沒有出現多少流民。
地方官府在林如海的督促下,大搞以工代賑,將官道以及各種農田水利溝渠都修建到位。
甚至,還接受了眾多煤礦的提請,組織大量勞力修建馬拉軌道,將部分煤礦的馬拉軌道連接在一起。
等官府反應過來,但凡通過馬拉軌道連接的煤礦,已經開啟了內部聯通模式。
馬拉的車廂,可不僅僅只是能夠拉煤,還能拉人和其他貨物,使得原本交通不便的煤礦礦區,一下子變得相當方便。
依託煤礦礦區新建成的村鎮,對外交流也方便了許多,整個地域的形勢都似乎盤活了一般。
這樣的變化,叫地方官員莫名驚恐,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他們沒膽子跟煤礦過不去,也沒精力繼續折騰那幫子流民,聯通好些煤礦的馬拉軌道也是他們組織修成的,眼下就是想要反悔都不可能了。
反正是以工代賑弄出來的,就算心中再不安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就是林如海都有些心驚,不過他並沒有心慌。
畢竟,和賈蓉經常聯繫的他知曉,賈蓉這廝起碼眼下沒什麼異心,知曉這個就已經足夠了。
至於更多的,也沒必要太過計較,看着就是。
真要說起來,那馬拉軌道還挺方便的,只是沒有掌握在官府手裏,多少叫地方官員們心中感覺不妥。
可擁有煤礦的權貴們,硬要說起來也都是自己人。
若是開發煤礦的,都是商人的話,估計晉省上下的官員,就不會這麼輕易放過了。
就算晉省的官府糧倉,也或多或少出了問題,對於晉省整體的形勢影響不大。
倒不是糧食突然不重要了,而是大中型煤礦都有各自的糧食輸入渠道,而且數量絕對叫晉省的宵小之輩絕望。
那麼多糧食輸入,就算煤礦里的糧食很少外流,也硬生生將可能起飛的糧價壓住。
所以出現了奇葩的一幕,明明鄰近兩省都受到了嚴重的旱災,但是兩省具體的情況卻是差距甚大。
當今自然沒有客氣,因為災情被弄得有些焦頭爛額,所以該賞的賞該罰的罰,一點都不留情。
林如海倒是沒有升官,不過手頭多了一個蔭庇的名額。
也就是說,若是他願意推薦的話,就算白丁也能直接成為官場裏的一員。
不僅如此,還多了一個直接推薦進入國子監當監生的名額。
對於林如海來說,這樣的獎勵可有可無。
等時間到了賈蓉的馬甲『排山倒海』出書的時候,北方已經零零星星下了幾場小雨。
雖然雨量不大,可對於乾旱已久的北方來說,就跟甘露一般珍貴。
別的不說,一些補種的糧食,還有那麼點子挽救的希望。
只不過南方的情況,則是越發糟糕了。
畢竟,夏季乃是南方各條河流的汛期,連綿雨水雖然下得不是那麼兇猛,可架不住持續時間長啊。
加上地方水利設施各種問題頻出,訣堤的已經不是一處兩處了,當地百姓損失之大可想而知。
只能說,南方官場很不正常,一旦遇到麻煩事兒,各種不足全都暴露出來了。
就算京城派來的幾路欽差大臣,手持尚方寶劍殺得人頭滾滾,也無法阻止水災的泛濫。
沒錯,當今下了狠心,南方官場被清洗得那叫一個慘烈。
關鍵是,都到了這等份上了,結果還有大把的黑心商人,勾結地方官員囤積居奇,大肆哄抬物價。
地方上,兼併土地的事情越演越烈,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明搶這樣駭人聽聞的事兒。
本來富庶的南方,經過水災的連綿洗禮,出現了大量逃難的流民,地方秩序受到了嚴重衝擊。
甚至,有的地方都出現了殺官造反的大事。
一點都不誇張,越是富庶的地方,么蛾子就越多。
要是官府控制得力還好說,偏偏不少官員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百姓的苦難視而不見。
反而還主動參與了瓜分民財的行動之中,情況只會越發惡劣,坐鎮南方的官場大佬,都不知道該如何收場。
真要說起來,此時南方百姓比北方災民,過得更加苦逼。
北方那邊,有賈蓉帶着開國勛貴集團做了不少正經事,幫助朝廷減輕了太多的麻煩,災民也受到了很好的安排。
主要是官府運轉得力,雖說也出現了各種發災難財的事情,起碼沒有出現百萬流民聚集的大場面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06s 3.965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