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大清 第一百六十三章 人口不夠用了

    要論到做皇帝,開局一個碗的老朱絕對稱得上是皇帝當中的天花板,別說康麻子跟錢聾這種不入流的小辣雞,就連大名鼎鼎的李二鳳也得對老朱說一聲佩服。

    義務教育牛逼吧?老朱搞過,而且連校服、請假、學分制度都搞出來了。

    五十五個vip制度牛逼吧?老朱不僅搞過,而且還是反着搞的——比如懂的都懂的不能走在道路中間、只允許穿豬皮靴子、又比如說諸族禁自相嫁娶。

    「凡蒙古、色目人,聽與中國人為婚姻,務要兩相情願,不許本類自相嫁娶,違者杖八十,男女入官為奴。其中國人不願與諸回、欽察為婚姻者,聽從本類自相嫁娶,不在禁限。」

    這種操作,才是真正的融合,而不是給幾個小數加v。

    但是吧,興許是刑部的小吏在照抄《大明律》的時候走神了,又或許是朱勁松拿到的《大明律》是被錢聾老狗刪改過的,總之就是最後一句「其中……不在禁限」這句話不見了。

    對於這種情況,朱勁松能怎麼辦?當然是選擇涼攔咯,難不成要重修一遍《大明律》?

    然而《大明律》讓很多人都不滿意。

    眾所周知,朱勁松向來是個十分民主的皇帝,做事之前都會尊重百姓的意見——比如朱勁松剛剛登基的那一年,也就是民間據說的「聖皇元年」,大明朝廷曾經進行過一次人口普查與登記。

    按照朱勁松的要求,大明各地方的官府都在登記之時詢問了百姓的意見:「是否承認自己是大明百姓?要不要把民族改成漢?」

    一切都是自願,絕對不存在什麼強迫不強迫的,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大明百姓的可以限期離開,而願意承認自己是大明百姓也都很願意把民族那一欄改成漢,畢竟涉及到了讀書、從軍、入仕、稅率等等一大堆的問題。

    很民主,對吧?

    但是你讓甘肅田五怎麼想?讓人家挑筋胡同的藍帽諸回,也就是一賜樂業人怎麼想?

    你朱皇帝這不是欺人太甚麼!

    至於說什麼有一賜樂業人做過錦衣衛,還因舉報周王朱橚謀反有功而被成祖皇帝賜了「趙」姓,挑筋胡同的一賜樂業人則是表示不知道,不可能。

    而且他們還想享受除了從軍以外的一切福利待遇,比如說分地、分宅基地、子女免費進入社學讀書、跟大明商人相同的稅率、同樣的做官資格等等,而且還不願意離開挑筋胡同,理由就是「祖居之地」。

    當然,非要讓他們離開也行,那就是朱勁松或者大明朝廷必須安排船隻,送他們回到真正的祖地。

    對於這種情況,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也很無奈。

    人家不願意,朱勁松也不可能強求,而大明的國庫又十分空虛,劉懷文這個財政系統的扛把子還時不時的堵着行宮大門要錢買貓呢,哪兒來的錢安排船隻送他們回歸一賜樂業?

    無奈之下,朱勁松也只能把這事兒交待給了中軍都督府和右軍都督府去辦,以便於加快大明修建道路的速度。

    (這部分不細寫了,理解萬歲)

    ……

    大明亂七八糟的破事兒挺多,多到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都感覺鬧心,甚至有一種按下葫蘆起來瓢的感覺。

    那些傻缺書生的問題剛解決,禁自相嫁娶這邊就出了問題,等到解決了自相嫁娶的問題,順便把甘肅也收回之後,交趾那邊兒又出了新的問題。

    先是白子期打着「奉黎維祁還朝」的旗號舉兵進入安南,接着朱勁松又派人跟白子期勾搭上了,表示只要白子期能夠平定交趾,等到恰當的時候讓黎維祁暴斃,名正言順的讓安南除國,朱勁松就冊封白子期為安樂侯。

    白子期尋思着安樂侯雖然比安樂公低了一級,可是安樂侯這封號也安全啊,最起碼不用擔心什麼牽機藥之類的,所以白子期也就應了下來。

    但是等白子期帶兵進入安南以後,才發現安南的情況跟廣西那邊兒相差甚遠——語言不通倒還好說一些,畢竟安南這邊的世家大族都會說漢語寫漢子,可是這邊的氣候什麼的實在是太操蛋了!

    於是乎,剛剛乾掉了幾家安南叛軍,黎維祁這個安南國王就突然因病暴斃了,恰好黎維祁的兒子也暴斃了,他的兄弟、侄子之類的也全都暴斃了。

    別管安南人信不信,反正白子期是信的。

    然後白子期就迫不及待的派人給朱勁松送了一封書信,聲稱時機已到,黎維祁已經暴斃,自己這個安樂侯經過一番努力,已經說動了交趾的世家大族們降明。

    為了證明自己所說的都是事實,白子期還提供了一份按有交趾世家大族扛把子們手印的請降書。

    白子期甚至可以摸着良心發誓,這份請降書上的手印絕對是真的。

    白子期表示,只要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同意,自己就立即自稱安南國王,然後等着朱勁松的大軍一到交趾,自己就馬上投降,無論是肉袒牽羊還是其他的什麼套路,自己都願意無條件的配合演出。

    朱勁松倒是不懷疑白子期的誠意,也不懷疑白子期拿來的請降書的真偽,因為請降書上的手印都是白子期親自拿着交趾世大族扛把子們的手指頭按上去的,後來還花了半個多時辰挖坑埋人。


    說白了吧,白子期那個混蛋因為想回廣西或者到濟南當個富家翁想的快要瘋了,所以乾脆在交趾那邊大興刀兵,該殺不該殺的基本上都被他給殺了,以至於朱勁松不光要考慮往交趾派遣官吏的問題,同時還得考慮移民實邊的問題。

    問題是整個大明才多少人?

    三億人口,這個數量看似很多,但是真平均到每個省每個府,還真就沒多少人。

    最起碼也不存在什麼土地不夠用的問題。

    恰恰相反,大明現在最缺的並不是土地,而是足夠的人口——尤其是隨着工業化的一點點兒推動,對於人口的需求量也呈現出一種直線上升的趨勢。

    而人口需求的上升,就意味着那些工坊主們要提供更好的待遇才能留得住人,而更好的待遇就意味着百姓生活質量的提升。

    生活質量提升了,誰還願意移民到交趾那種煙瘴之地?

    分地?

    分地有什麼稀奇的,大明百姓誰家還沒有自己的地了?

    發小妾?

    這個倒不是不可以考慮,畢竟大明這邊處於男多女少的狀態,而交趾那邊差點兒就被白子期給殺成女兒國,移民過去的青壯肯定不用擔心娶妻納妾的問題。

    然而讓朱勁鬆蛋疼的是,大明這邊都已經開始準備移民的事情,並且朱勁松也準備好了冊封白子期的一應準備,結果流亡在暹羅的阮福映卻忽然支棱起來了。

    這事兒主要還是怪白子期太過於心急。

    換做任何一個正常人,哪怕是用屁股想一想都能想得到,黎維祁之死絕對不正常——就算黎維祁之死正常,那黎維祁的老母親還有他的妻兒老小怎麼也說死就一起死了?

    還有交趾的那些世家大族,人家在交趾好歹也是地頭蛇一般的存在,白子期表面上殺掉的才多少?逃出去的又有多少?

    那些逃出去的世家大族們眼看着黎維祁完蛋了,各路叛軍也都完蛋了,白子期這個煞星又在交趾大開殺戒,結果整個安南就只剩下一個阮福映,所以交趾的世家大族們自然就選擇了投靠阮福映。

    然後阮福映就支棱起來了。

    有了交趾世家大族的幫襯,阮福映可不再是那個卑微的派人請求法蘭西和大明幫助的流亡之君了。

    阮福映先是組織交趾的世家大族們暗中做好準備,接着又打着復國的旗號找暹羅借兵。

    等做好了諸多準備後,阮福映又派人給朱勁松送了一封信,表示黎氏已經絕後,其他各路叛軍也都唱了涼涼,所以自己只能自任安南國王,請求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冊封。

    當然,阮福映之所以會給朱勁松上表請封,完全就是出於禮節——無論你丫冊封不冊封,寡人都會是安南國王,區別就是你要冊封了,咱們兩家臉上都好看,你要是不冊封,大家就徹底撕破臉。

    而除了給朱勁松上表請封之外,阮福映也沒耽誤出兵去懟白子期。

    白子期一下子就被懟懵圈了。

    之前之所以能順利的拿下交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白子期打着為黎氏復國的旗號,得到了交趾那些世家大族以及百姓的響應,而隨着黎維祁一家老小忽然暴斃,交趾的世家大族又被白子期給殺了個精光,剩下的那些交趾百姓可就不願意了。

    等到後來,白子期為了徹底穩住交趾的局勢,乾脆又對着交趾百姓舉起了屠刀,更是把交趾百姓都推到了阮福映那邊。

    客場作戰,地形不熟,民心所背,名聲狼籍,兵力不足,等等亂七八糟的問題加起來,使得白子期也不得不開始收縮兵力。

    問題是白子期之所以會從廣西跑到交趾,原本就屬於落荒而逃,所以他手下才多少兵力?進入交趾之後又連番打仗,折損的兵力又得不到補充……

    所以,白子期也來不及考慮什麼安樂侯還是安樂公了,趕緊又派人給朱勁松送信,表示自己無能,不小心把交趾的局面給搞砸了,也不奢求什麼封侯之賞了,只要朱勁松能派人來收拾交趾這堆爛攤子就行,自己哪怕以死謝罪都沒問題。

    當然,朱勁松也知道白子期所謂的以死謝罪就是屁話——朱勁松前腳派人去交趾讓他死,他後腳就敢殺了朱勁松派過去的使節。

    畢竟是敢殺官造反的狠人,他敢殺第一次,就絕對敢殺第二次,這種場面話聽聽就好,誰要是真信了那誰就是傻子。

    但是不管怎麼說,白子期搞出來的這堆爛攤子還是得收拾的。

    且不說交趾乃中原堂口自古以來的地盤,就算不是,朱勁松這個天朝上國的皇帝也有義務弔民伐罪不是?

    問題是想要進兵交趾,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氣候,地理,民心向背,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問題一大堆。

    尤其是涉及到後勤問題,那就更讓人頭疼了。

    要不然朱瞻基為什麼會棄守交趾?



  
相關:  大宋最狠暴君  大明鹹魚  大明優秀青年  回到明朝當暴君    從紅海行動開始的文娛  我在巫師路上越走越遠  大玄印  楊氏仙路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埋葬大清第一百六十三章 人口不夠用了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埋葬大清"
360搜"埋葬大清"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9s 4.05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