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522章:海上之戰

    海面之上,一支懸掛原國旗號的船隊正在破浪前行。

    這一支船隊約有五百來艘船隻,其中體形最大的佔了四十四艘,剩下的則是中小型船隻。

    大船的長度四十八米和寬度十二米,也就是長與寬一比四的比例。這是原國一再實驗之下,得出最為合理的長寬比例。

    事實上,一比四的造船比例在歐羅巴被研究出來之後,一直流行到十八世紀。

    眾多的中小型船隻,它們的比例方面則是沒有嚴格的講究,一比五是最大,更多的是一比三左右,以至於在弧度之下看上去有些圓滾滾的模樣。它們也是原國在設計海航用船上,不同時期的產物。

    原國的大船,以現代噸位計算,約是一千六百的噸位,船艙內不算壓船底的艙室,甲板之下有兩層,它最多能夠搭載八百人,只不過平時不會極限搭載成員就是了。

    其餘的中型船隻從搭載三百人到四百人不等,小型船隻最多搭載九十人。

    至於那些用於來往各條船隻或是登陸用的舟,平時它們或是在甲板,也能被懸掛在大船左右兩側,並不會用在海上趕路。

    這一支船隊從靠近大河下支流的位置出海,航行了近一個月才靠近「琅琊」的沿海。

    他們在航行期間,經過一個有着大量島嶼的海峽,還碰上了陳國的捕魚船隊。

    而之所以不稱呼艦隊,唯一原因就是他們還沒有歷經過實戰。

    事實上也是那樣,且不管船隻的類型是什麼,裝備到底有多麼精良,哪怕一場再小的戰鬥沒有參加過,好意思說自己是艦隊嗎?

    「在『成山』與岸上聯繫,告知我軍正在『琅琊』與敵軍激戰?」范蠡在這一支船隊沒有擔任具體官職,作為顧問的身份跟隨。

    智武一臉嚴肅地回應道:「正是。」

    那個「成山」就是東萊半島在海邊的一個角,航行過了這裏也就等於從渤海進入黃海了。

    范蠡眼睛眯了起來,說道:「如此,隨時遭遇越國水軍。」

    關於有越國水軍利用海上向「琅琊」投送援軍的事情,他們由於在海上不能與陸上保持聯繫,暫時還不知道情況。

    智武還是一臉的嚴肅,點了點頭說道:「我等此來,心中早有準備,亦盼之一戰。」

    如果是跟吳國水軍在海上交戰,老實說智武還會感到發怵。

    畢竟,吳國是第一個利用海上航線的國家,好幾次跟齊國水軍在海上交戰取得勝利,擁有着比較豐富的海上作戰經驗。

    越國兼併了吳國,獲得了大量的船隻,可能還得到了不少海航的資料,接收了不少吳國的水員,可是並沒有吳國的將校願意為越王勾踐效勞。

    越國在內河沒少打水戰,確實也有一批很成熟的水軍。問題是內河與海上完全兩種情況,能在內河打水戰,不等於在海上玩得轉。

    范蠡眼睛不由看向了甲板上被固定住的那些床弩。

    大船之上有六台床弩,船頭和船尾各有一台可以旋轉一百八十度的床弩,中間四台分別有兩台對付兩側。

    恰恰就是因為有六台床弩的關係,大船設計上才只有一個船桅。這些床弩都有基座,為了設計這些基座,可沒少讓公輸氏的眾多匠人薅頭髮,好些人直接就是禿了。

    既然有基座的床弩已經投入使用,說明他們的頭髮沒有白掉,試驗中床弩的威力很大,只要能夠命中敵船的水平位置,一發「破城錐」就能擊沉敵船了。

    范蠡對越國水軍的戰船,大概能夠猜得出有哪些款式。

    越國的水軍學自吳國,其中最大的戰船叫「大翼」,它的長度船長十二丈丈(約27.6米),船寬一丈六尺(約3.68米),能夠搭載士兵九十一人,其中划槳手五十人。

    這種「大翼」分為兩層,底層便是划槳的人員,上層根本沒有船帆,不管在內河還是海上,純粹依靠划槳行動。

    作為後來者的原國,智瑤雖然不是專業的設計人員,起碼能夠在船隻的一些設計上給予正確建議。

    所以,原國水軍的戰船基本都有掛帆的船桅,乃至於連「固定炮台(床弩)」都給安排上了。

    並且因為原國戰船有船桅的關係,水手能夠站得更高,視野當然也就更遠。

    這不,領頭的那艘戰船,船桅上的瞭望手發現了什麼,大聲進行匯報。

    船長將得到的信息用旗語告知旗艦,很快智武也知道了。

    「遭遇大批船隻,定是越國水軍!」智武語氣振奮,只不過內心多少有些忐忑。

    不管原國水軍還是越國水軍,暫時階段都只在沿海活動,只要兩國有船隊在活動,在「琅琊」沿海給碰上只是時間問題。

    范蠡掃視了一眼己方船隊,默默在心裏嘆息道:「雖然原國的水軍沒有實戰經驗,戰船實在是太優異,不犯致命錯誤的話,交戰只是損失多少的問題,不可能輸給越國水軍的。」

    這麼說吧,先不提船隻大小的差距,原國四十四艘大型戰船的甲板高度距離海面約有四米,越國的「大翼」上層甲板的高度不到三米,海戰過程中一定是誰甲板高占更多的優勢。

    再看一下敲響戰鼓之後,大批的原軍的弓弩手上了甲板,一台台床弩也開始進入備戰,單單是弓弩手的數量就遠遠超過了「大翼」的搭載數量。

    在天上飛的作戰工具沒有出現之前,甭管是冷兵器還是熱兵器時代,誰的戰船遠程殺傷投放遠和多就是佔據優勢,范蠡實在是想不出「大翼」怎麼跟原國水軍的大型戰船相抗衡。

    智武已經在下達一個又一個指令,用鼓聲的節點以及旗語傳遞出去。

    不管是鼓聲,還是懸掛上船桅的不同顏色旗幟,其實也就是發出固定的號令。而這些號令就是各軍官必須學的東西。

    其實,學鼓聲與旗語並不難,真正難的是設計鼓號與旗語。


    在號令之下,一層的一些窗口被打開,船桅上的船帆被降了下來,隨後打開的窗口伸出了一杆杆船槳。

    沒錯的,原國的戰船也有將划槳設計進去,主要是為了增加機動。

    戰時卻是降下船帆?主要是當前沒有防火的船帆,一旦敵軍射來火箭極容易把船帆給點燃,不在戰時降下船帆才是真的傻。

    遠處也傳來了鼓聲,顯然是越國水軍同樣發現了原國水軍。

    范蠡說道:「越水軍必是『小翼』在前,『大翼』緊隨其後,『中翼』部署兩側。」

    在剛剛的隊形調整中,智武已經下令中型船隻超過大型船隻,也就是安排了一部分中型船隻擋在大型船隻前方。

    其餘的中型船隻又和小型船隻部署在左右兩翼,整個船隊變成了一個「m」的陣型在破浪前進。

    為什麼不是三角陣型或是一字長蛇陣?主要是越國水軍那邊根本就是一團,破陣用的三角陣型很容易讓越國水軍船隻逃離,一字長蛇陣則是會使本方隊形太過薄弱。

    智武問道:「越國水軍將領會是何人?」

    這一點范蠡答不上來。

    范蠡離開越國已經有五六年的時間,近期越王勾踐沒少殺掉大臣,尤其是在成功滅掉吳國之後狠狠地殺了一批,好些范蠡的老熟人墳頭草已經兩米高。

    至于越國又出現了多少新貴之類?范蠡由於對那些人不了解,很難猜測將獲得什麼職位。

    「文種在『莒』地,國中乃逢同主持,想來不是二人。」范蠡想了想,什麼都不說很不好,只能給出這個答案。

    智武覺得自己問錯了問題,改為問道:「可能是吳國降將?」

    這一次,范蠡很快答道:「絕無可能。」

    在這個歷史版本有原國強勢崛起,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就奠定當時第一強國的地位。

    越王勾踐卻是如同原版歷史那樣,滅掉吳國之後大肆殺戮功臣。不是察覺越王勾踐有殺戮功臣跡象的話,其實范蠡也不至於會離開越國。

    至於明明有原國強勢崛起,越王勾踐為什麼要大肆殺戮功臣?原歷史上晉國一樣不弱,沒有看見越王勾踐有所顧忌,差別就是原版歷史上越王勾踐殺功臣殺得更狠罷了。

    敵我雙方的船隊在緩慢靠近,距離約兩百米時,雙方依舊是一箭未發的狀態。

    原國水軍的極限攻擊距離超過三百米,沒有在越國水軍進入可攻擊距離,根本原因在於準頭太差,不想過早暴露床弩的存在。

    雙方距離進入到一百五十米時,原國水軍的弩兵率先射箭,剎那間一艘艘戰船上響徹了弓弦的震動聲。

    越國跟楚國、吳國都有相同的弱點,他們使用的弓和箭矢在射程上都短於中原列國,並且殺傷力上面也比中原列國弱。

    在原國各艘戰船都已經在射箭的情況下,暫時還沒有進入可達射程的越國水軍也有一些弓箭手射箭,射出去的箭卻是隔着原國水軍戰船老遠就掉到海面上。

    看到這一幕的范蠡暗自搖頭。

    沒有進入射程卻射箭,只能說越國弓箭手心慌了。

    這種事情不會在吳國水軍出現,只能說越國水軍的素質良莠不濟。

    迎着箭雨繼續破浪前行的越國戰船,遭到太多箭矢針對的越國戰船不止傷亡慘重,連帶船上也是插滿了箭矢,以至於看上去像是刺蝟那般。

    為什麼原國的弓弩手不使用火箭?這個就要提到製作火箭的難度,再加上海面顛簸太大,放置火盆對木頭船隻的危險性了。

    所以,平常不到時候的情況下,不管是內河水戰,或是海上交戰,真不是一開打就互相使用火箭對射。

    越國水軍頂着巨大傷亡向前,盼着靠近原國水軍七十米內再還擊,可是隨着距離越來越近,越來越多的越國士兵臉色變得越加驚恐了。

    離得遠還沒有看出原國的戰船多大,距離近了肯定就能看得更為清楚,他們能夠看得最仔細的是排在前方的原國中型戰船,任何一艘的體形都跟「大翼」差不多大小,有些比「大翼」還要龐大,並且甲板高度更高。

    一些眼尖的越國士兵,他們還分辨出原國有體形更加龐大的戰船,足足有「大翼」體積的兩倍!

    在繼續前進時,一些「翼船」在猛然間受創,一杆杆又粗又長的弩箭,它們不是命中船體在穿透後帶起木屑,便是將士兵串成一串再掉進海水裏。

    正好看到那一幕幕的越國將士,他們被驚得給呆住了。

    鹿郢是越國的儲君,同時也是這一支艦隊的主將。

    剛才有一支床弩發射的弩箭很驚險地擦着鹿郢的邊激射而過,命中了幾個越軍士兵,遭到命中的越軍士兵連哼都沒有哼一聲,很直接被慣性帶着起飛,掉進海面悶起一朵浪花就消失不見。

    這一支越國水軍,他們之前運輸五千多越軍登陸「琅琊」沿海,接下來要去東萊的一個海灣處(膠州灣)接收一批財貨,返回越國本土沿海,再繼續運輸本土的援軍支援「琅琊」戰場。

    「沒聽說原國有水軍啊?他們不但有水軍,船隻那麼龐大,規模也這麼大!?」鹿郢不止後怕,還知道情況的糟糕程度。

    講實話,之前鹿郢還以為是碰上了陳國的船隊,離得近了才從懸掛的旗號辨別是原國水軍。

    鹿郢麾下有各類戰船超過千艘,以數量是超過了原國水軍,並且清楚沒遭遇也就算了,一旦遭遇必須嘗試消滅原國水軍,要不然「琅琊」沿海要是被原國控制,等於「琅琊」的越軍會被困死,才選擇當即開戰。

    他們沒有料到的是原國水軍戰船遠比己方優異,並且還有床弩這種大殺器,看床弩的發射間隔還尤其短暫。

    「命各船加速撞上去!」鹿郢大聲下令。

    在另一邊,智武也在給中小型戰船下達命令:「大船、中船迴避,小船撞上去!」

    這就對了,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早期打水戰不是依靠遠程武器或跳幫戰術決出勝負,恰恰就是使用撞擊戰術。

    所以,只要是一艘戰船,它一定會有撞角,並且還是在海平線的位置!



  
相關:  大秦之帝國再起  春秋大領主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漢血  超神學院的宇宙  大明永樂  席捲天下    擁有外掛的我卻想逃避現實  我怎麼還活着?  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  影視世界的逍遙人生  離柯南遠一點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我在春秋做貴族第522章:海上之戰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我在春秋做貴族"
360搜"我在春秋做貴族"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7s 3.990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