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出現的時機十分重要,這一點已經得到了歷史的證明。
比如說「雌雄大盜」出現在正確的時機,改變了電影工業,可如果提前幾年出現,那麼這部作品就會被淹沒在歷史長河裏,就連一點水花都激不起來;比如說「泰坦尼克號」,也許提前幾年,它就和「未來水世界」一樣,成為一枚啞彈;再比如說「阿甘正傳」放到2014年上映,根本無法引起人們的興趣,只能算是一部四平八穩的不俗作品而已。
電影包括商業爆米花電影,取得成功是需要具備一定時機的,包括了社會文化、經濟環境、意識形態、產業發展等多個方面的影響。最直觀的就是「七宗罪」,上映期間恰恰是最為敏感的時刻,繼而引爆了人們對無冕之王的不滿,這才使得電影創造了奇蹟,如果更換在任何一個其他時間,這部電影想要創造出如此神話都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然,也有一些電影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偉大的作品,比如說「教父」,這是時代所無法影響的佳作。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使是「教父」,放在不同的時代,由於整個社會背景的不同,其影響力也勢必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傳記電影也是如此。
其實傳記電影真正的巔峰時期就是九十年代,並且在2004年達到了最後的輝煌,當年的「靈魂歌王(ray)」、「飛行者(the。aviator)」、「盧旺達飯店(hotel。rwanda)」、「尋找夢幻島(finding。neverland)」、「摩托日記(dia日os。de。摸tocicleta)」、「深海長眠(mar。adentro)」等作品全面爆發,而且質量都十分出色,五部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之中就有三部是傳記電影。
在那之後,傳記電影依舊層出不窮,「塞爾瑪遊行(色lma)」、「美國狙擊手(ame日can。sniper)」、「模仿遊戲(the。i迷tation。game)」、「華爾街之狼(the。wolf。of。wall。street)」、「林肯(lincoln)」、「逃離德黑蘭(argo)」、「國王的演講(the。king』s。speech)」、「米爾克(迷lk)」等等等等,根本數不勝數。
從數量的角度來說,頒獎季成熟之後,傳記電影才迎來了真正的大爆發,為了迎合學院評委的口味,為了避開原創劇本的薄弱,為了小金人的經濟效應,往往一年出現的傳記電影就比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三年的還多。
但事實上,2004年傳記電影的質量就開始急速下滑,所有導演都無法走出框架朗-霍華德為傳記電影注入的框架,即使有些傳記電影依舊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單甚至最終拿獎了,可是整體質量卻無法令人信服,只能讓人看到傳記電影的沒落和保守,同時也讓人感嘆奧斯卡學院派的僵硬和老化。
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後,奧斯卡的關注度依舊冠居全球,但整體聲勢卻不斷滑坡,一年不比一年。
截止到2010年為止,最後一部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卻又贏得滿堂喝彩的傳記電影,就是「美麗心靈」。這部作品在第七十四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之上,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美麗心靈」之所以被稱為最後的巔峰,這就是歷史的時機問題,一方面頒獎季概念已經逐漸完成,這使得奧斯卡真正地成為了一場遊戲,傳記電影開始進入僵硬的套路化模式,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一方面是傳記電影的製作在此時達到了巔峰,包括節奏控制、框架設定、人物塑造、情感融入,甚至是鏡頭運行,都趨於完美。在這一切背景之下,「美麗心靈」橫空出世,成就了最後的輝煌。
作為導演,朗-霍華德被認為是影史上最擅長拍攝傳記電影的導演之一,甚至把「之一」去掉,也有不少人會點頭贊同。在朗的作品列表之中,「極速風流(rh)」、「福克斯對話尼克遜(frost/nixon)」、「鐵拳男人(cinderella。man)」、「阿波羅13號」等備受好評的作品,全部都是傳記電影,當然還不能忘記創造了朗職業巔峰的「美麗心靈」。
朗對傳記電影的把握能力就在「美麗心靈」達到了完美融合,除了最後三分之一略顯鬆散之外,整部電影從導演技藝方面來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也使得其後的傳記電影導演都無法走出朗的陰影,最著名的莫過於「國王的演講」的導演湯姆-霍伯(tom。hooper)了,他四平八穩的拍攝手法幾乎是毫無新意,而最終他戰勝了驚艷奇才大衛-芬奇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導演小金人,成為了後來人們嘲諷奧斯卡的最大笑料之一。
可以說,「美麗心靈」在2001年問世,是這部作品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現在,僅僅還是1998年,艾倫就把改編劇本的想法放到了雨果的面前,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其實,「女。魔頭」也從2003年提前到了1998年,那麼「美麗心靈」被提前也不應該是一個太大的意外。許多電影項目的籌備都是不斷流動着的,最漫長的持續十年時間也毫不奇怪,「辛德勒的名單」從立項到投入拍攝就經歷了將近十年時間,所以雨果這支小蝴蝶的存在,導致某個電影項目的提前或者推遲,都是可能的。
但問題就在於,下個月即將上映的「女。魔頭」能夠取得成功嗎?那麼「美麗心靈」呢?現在朗-霍華德對傳記電影的把握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羅素-克勞的演技也沒有達到返璞歸真的境界,詹妮弗-康納利依舊在尋找自己的表演風格,在一眾小成本獨立電影之中苦苦掙扎……這樣拍攝出來的「美麗心靈」真的能夠成功嗎?
腦海里的思緒一閃而過,雨果抬起頭看向了面前的艾倫,「你為什麼會想到把這個題材改編成為劇本的呢?我以為你對電影產業沒有太多的了解,是其他人給你的意見嗎?」
雨果的話已經算是十分委婉了,其實艾倫對電影根本就是一無所知,在荷里活前後幾次投資完全就是因為看準了雨果,這才實現了盈利。這到底應該說他是運氣好還是眼光准呢?可是今天,艾倫卻拿着「名利場」的雜誌,告訴雨果,他認為將約翰-納什的生平改編成為電影是一個很好的主意。這的確十分反常。
艾倫露出了一個淺笑,「感謝你嘴下留情。」他一下就聽出了雨果的話中有話,「其實我說這就是我自己的主意,你相信嗎?」雨果露出了驚訝的神情,然後身體微微往前傾了一傾,倒是真正地對這件事感興趣起來。
對於雨果那明顯不相信自己的神情,艾倫無奈地搖了搖頭,「我是無意之中翻閱到這本雜誌的,當我看到這篇專訪時,腦海里第一個浮現出來的人就是你。」雨果滿頭問號,顯然無法把自己和約翰-納什這樣的數學家聯繫起來他是文學系的,徹頭徹尾的文科生,上帝知道,他最不擅長的就是數字……還有方向了。
「一開始我以為是因為納什的精神分裂,讓我想到了你這兩年來一直承受的痛苦。」艾倫的話讓雨果挑了挑眉,雖然「死囚漫步」拍攝結束之後,雨果就一直沒有出過問題了,但其實真正了解雨果的朋友都知道,雨果始終還是飽受煎熬的,特別是在「楚門的世界」拍攝期間,雨果的狀況絕對可以用糟糕來形容,「但後來仔細把這篇文章再次看了一遍,我發現不是,因為我腦海里浮現出約翰-納什的形象就是你,我可以在腦海里看到你仔細研究博弈論的景象,也可以看到你因為精神分裂的痛苦而茫然自失的景象,同時還可以看到你在正常和瘋狂之間苦苦掙扎的景象……」
雨果輕輕地笑了起來,「艾倫,你確定不是因為我在你腦海里的形象就是神經病?」
「雨果,你是在暗示約翰-納什是神經病嗎?」艾倫的一個反擊頓時讓雨果露出了惶恐的表情,舉起自己的雙手表示投降狀,這讓艾倫嘴角不由輕輕抽了抽,「你知道我的意思,我認為你可以真正地把納什這個角色演繹出來,我認為你可以通過自己的表演,告訴所有人,飽受精神分裂痛苦是多麼糟糕的一件事,但我們卻不應該把他們當做洪水猛獸來看待。我覺得,這個故事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
雨果因為艾倫的話沉默了下來,他沒有料想到,艾倫是真的有所觸發,而且給約翰-納什的故事定了一個十分沉重卻深刻的基調:精神疾病。
在九十年代的當下,心理學已經發展成熟完善,但是人們對心理學的認知依舊十分有限,只是十分簡單粗暴地把精神疾病患者認為是「神經病」。就好像當初雨果在拍攝「死囚漫步」時一樣,所有記者都迫不及待地宣告「雨果瘋了」。
實際上,根本沒有人知道精神疾病的正確定義,只是把他們當做野獸一般,甚至把他們的家人都歸納到瘋子的行列,唯恐避之不及。但對於那些精神疾病患者來說,他們最不需要的就是異類眼光了,他們只是生病了,就好像身體會感冒會發燒會疼痛一樣,精神和大腦也會生病,他們和普通病人沒有任何區別。
如果能夠有這樣一部電影,真正地告訴人們,什麼是精神疾病,身處疾病之中的痛苦和掙扎到底多麼可怕,人們又應該如何對待精神疾病……那麼這對於社會來說,絕對是意義重大。而約翰-納什,無疑是最具合適的選擇之一;同樣,雨果也是最適合接下這個劇本的人選之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3s 3.842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