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在佛教的神明體系裏尋找「須菩提祖師」的位置
根據《西遊記》書中透露的信息,我們可以斷定須菩提祖師就是佛教的大神明。但是,他在佛教的神明體系裏該是什麼位置呢?這裏探討這個問題。
佛教自兩漢時傳入中國,經過長時期發展,其神明體系(特指漢傳大乘佛教)日益龐大、繁雜;其神明來源一部分源於古天竺國早期的歷史、傳說、宗教類人物等。隨着佛教的本土化和在佛、道兩教為爭奪信徒而跨越千年的鬥爭和發展中,其神明被大量增益,所以其中相當部分神明為中土神明,中土神明的來源多為歷代一些名人、忠臣良將、義士、善士、貞婦列女、傳說人物、地域性名人、以及傳說中的神話人物、民間神怪、吉祥動物、奇禽異獸等等,這些與佛、道兩教瓜葛不大或着無任何瓜葛的人或物,都被大量拉入其神明體系。例如《西遊記》一書中描述的的酆都判官崔珪就屬於這種情況。其人員眾多,不可勝數。再加上地域、教派的差異,經典(譯文)版本的歧義等因素。其龐大的神明體系可以說也是一本難以理清的糊塗帳。在這裏,我們就以一個旁觀者(非佛教信徒)的身份,以方便分類的原則,簡單的將其神明體系自低至高分為這麼幾個品階:幽冥界神明、人間相神祇、諸天神將以外的護法神祇、諸天神將、羅漢、菩薩、佛陀(實際上即使這樣的分類,也不能準確地來表述佛教的神明體系。由於地域、教派、佛教理念的差異、以及經典版本的歧義等因素,佛教的神明體系中有些混亂和多種說法的概念是共存的,是無法理清的,也很難統一。在後邊的篇幅里遇有這樣的情況將簡要說明)。
這裏我們就結合書中對須菩提祖師的描述,依照佛教的神明體系,綜合目前我們尚能知道的一些宗教知識(如古代流傳下來的典籍、書畫、佛教造像等等),做個簡單的排比。
㈠幽冥界神明,佛、道兩教共用,也稱之為「地界神明」。地界神明中除主管一級的神明(佛教為地藏王菩薩、道教為五嶽大帝,從屬神明都為十殿閻羅王。其中閻摩羅王還兼任佛教的諸天護法神將一職)外,其品階大都屬低級神明,人員構成多為中土神明;服飾全部中土化,以秦、漢服飾為主(在後世的沿革傳播中,都有結合本時代特點,有不同程度的增益、減繁等修飾);秦、漢以後歷代被拉入地界神明體系的人物,其服飾則以其在世間生活過的朝代為主。
儘管我們從須菩提祖師門下迎接孫悟空的仙童的道家裝扮,可以聯想到須菩提祖師也是道家裝扮,是漢家裝束;似乎與地界神明的裝扮接近,但是以須菩提祖師精通三教的「大法師」身份;以其居住地「西牛賀洲」的「靈台方寸山」,這種與地界幽冥迥異的地理位置;以孫悟空雲遊到「靈台方寸山」和其在夢中被地府的差人勾勒到地界的路徑;以其在地界大大出手的行為來看;就可以確定須菩提祖師絕對不是地界的神明。
㈡人間相神祇,這類神明多為中土人物,如長壽老人、甚至是福、祿、壽三星、童男、童女等等。其服飾以漢代或做為現實人物在世時的朝代為主。除去其做為佛門的神明的因素外,我們很難找到其與佛門的瓜葛,與法力高強、精通三教的須菩提祖師相比,不在一個層面上,所以,也可以斷定須菩提祖師不屬於這類的神明。
㈢諸天神將以外的護法神祇,其實是個籠統、概括的說法。由於佛教中二十四諸天神將在佛教的神明中已形成獨特的體系。故這裏所說的諸天神將以外的護法神祇,是為了和諸天神將有所區別所做的表述。諸天神將以外的護法神祇數量較多,遍佈於菩薩以下(由於有的因教派而異則被尊為菩薩,例如:孔雀大明王菩薩;有的似乎又與菩薩同級,如關羽則被一些教派與觀音菩薩同級敬奉等)、諸天神將以外的各個神明品階。本質上也是一本糊塗賬。一些護法神祇因說法紛紜,所以也有很大差異。例如孔雀大明王,一種說法其就是一護法神將;而另一種說法則稱其為孔雀大明王菩薩。而菩薩和護法神將在佛教中職司則是有區別的。在明清小說中,孔雀大明王的這種差異更是形象化。
在《西遊記》中,作者就借如來佛祖之口指出這孔雀大明王就是「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不光不屬「護法神將」的範疇,而且還是個輩份很高的女菩薩。而在《封神演義》中,這個孔雀大明王則是紂王帳下一員道術高強,驃悍驍勇的猛將,一隻公孔雀「孔宣」,後被准提道人降服,被迫成就了「婆羅樹下號明王」的功果。
提到孔雀大明王,還得說一下中土佛教中另一個猛禽類的護法神將:大鵬金翅雕。這個神明實際上是從道家(教)經典著作《莊子》中拉來後,揉合了古天竺國神話,經過一番粉飾後成就的神明。在《西遊記》一書中被稱為和孔雀大明王菩薩一母所生的妖怪。而在《封神演義》中,則是截教門下在蓬萊修道的「羽翼仙」,後被燃燈道人降服,成了燃燈的門人「寶寶」(屬護法神將),還和孔雀大明王孔宣大戰了兩個時辰,打得空中有「天崩地裂之聲」,最後敗下塵埃。以大鵬雕在空中和孔宣大戰了兩個時辰後,僅知其「也像有兩翅之形,但不知其是何鳥」來看,《西遊記》書中孔雀大明王的女性身份和這兩隻大鳥為「一母同胞」之說,都是不被《封神演義》的作者認可的。而在《說岳全傳》裏出現在佛頂上的又只是一隻大鳥,作者錢彩則稱之為大鵬金翅明王,大鵬金翅雕和孔雀大明王似乎又成了一隻鳥,但仍屬護法神祇的範疇。
從一些傳世的佛像圖形來看,這兩隻鳥或單、或雙,一般都出現在佛像(佛祖如來像)頂部的背光里,可謂是佛祖如來的貼身護衛。而孔雀大明王做為菩薩的身份出現時,則是菩薩裝束的人面像(或男或女因教派而異)騎一隻孔雀。
諸天神將以外的護法神祇,身份繁雜、眾多,其神明來源多出於古天竺國宗教和傳說故事、傳說中奇禽靈獸、中土神明等等。除了上面所說的兩隻大鳥,還有十八伽藍(指護法神將,後增加為十九伽藍,加進了關羽)、金剛(着漢代武將裝束,手中持有金剛杵的神將、武士等。另:佛陀、菩薩、羅漢和二十四諸天神將等諸多品階的神明里也有許多被稱為「金剛」的神明,寓意為「萬劫不壞之身」。有些則被拉入護法神祇的範疇來供奉)、金剛力士(手持金剛杵,僧侶裝束的神明。另外有些教派把羅漢,如十大羅漢、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也當做護法神祇來供奉,稱為「金剛羅漢」。因教派而異,金剛力士也有被稱為金剛羅漢的)、五方揭諦(佛教五方守護大力神)等等。除了這些在漢傳佛教中具有普遍性影響力的大護法神祇;還有一些小的護法神祇,則多為中土神明,也稱為伽藍、揭諦、金剛、神將等,其影響力有的局限於某一地域;有的則局限於某一佛教派別;有些影響力特別小的護法神祇,其影響力甚至只局限於某一寺院。
這些護法神祇,雖然為數眾多,但也有個共性,如漢代以前的人物,無論其籍貫是中土或是西域,是男是女,除金剛力士手持金剛杵着僧侶裝以外;其他神明的着裝都以漢代武將裝束為主(在後世的沿革傳播中有程度不大的增、減修飾);漢代以後歷代被拉入佛門做為護法神祇供奉的人物,其服飾則以其在世間生活過的朝代為主。有西域籍貫背景的人物其面部形象是深目、高鼻、蓬須之類的特徵;中土人物則為漢人形象。
通過對諸天神將以外的護法神祇的排比,我們也很難發現須菩提祖師與這類品階的神明有任何關聯的特徵。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9s 3.935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