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香港1949 第112章 華資銀行危機

    readx;    1965年1月中旬,農曆春節前夕,按通常情況市場對貨幣的季節性需求增加,銀行的銀根開始緊張。

    1月23日,星期六,第三家家樂福超市開張營業,李華龍在家吃過早餐後,來到這家新開張的超市考察。

    為了吸引顧客,這家新開張的超市做了很多促銷活動,前期宣傳做到位了,超市開張後,顧客如同潮水一般湧入超市。

    為了保證新店的運營,家樂福公司特意臨時從之前兩個老超市調了一些員工到新店幫忙。

    李華龍在超市待了一天,晚上,他並沒有請公司員工吃飯,早早回家吃晚飯了。

    下午五點半左右,李華龍回到了家中,見到李逸松和李華文正坐在客廳。

    「阿爸,我回來了。」李華龍微笑打招呼道,「大哥,你來了啊!」

    李華文沒有和李華龍想聊,直接問道:「阿龍,你今天聽說明德銀號的事情了嗎?」

    「明德銀號怎麼了?」李華龍好奇問道,他來到李華文的身邊坐下。

    李華龍今天下班回家時,經過一家明德銀號分號,沒有見到擠替的情況,但他猜到了華資銀行危機就要來臨了。

    「我聽說今天明德銀號發出的約值700萬港元的美元支票遭拒付,我估計明德銀號要倒霉了。」

    「你打聽到什麼內幕消息了?」李華龍問道。

    「根本不用打聽,明德銀號等一些華資銀行向地產公司發放了大量的貸款,行內人誰不知道。半年多以前,你就說了房地產不能一直火下去,最近幾個月,房價基本沒漲,可以肯定,這一次,有些銀行和地產公司要倒霉。」

    「可能吧。」李華龍輕嘆道。

    「你是恒生銀行的大股東,恒生銀行運營情況還好吧?」李華文問道。

    「還好。早在五年之前,民生銀行就開始逐步降低發放給地產行業的貸款比例,更願意貸款給從事製造業的華資企業。」

    「還是你有遠見啊,扶植華資企業壯大,對恒生銀行的長遠發展有利。」李華文讚許道。

    「我以前做過的一些事情,給人感覺挺冒進的,可事實上,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李華龍自鳴得意笑道。

    「老謀深算!」李逸松微笑道。

    「阿爸,這話不應該由您說。」李華文笑着開玩笑道,「讓你的孫子孫女來說,才合適。哈哈。老三,你的子女有沒有佩服你這位老謀深算的父親呢?」

    「不清楚啊。等會兒,你幫我問問他們!」李華龍樂道。

    李華文想起李華龍旗下的家樂福公司經營的第三家超市這天開張,問道:「新開張的家樂福超市生意怎麼樣?」

    李華龍笑道:「特別好。」

    「還是你有遠見。」李華文呵呵一笑,感嘆道,「當初,你說要經營超級市場時,我以為賺不了多少錢,沒有想到家樂福會成為下金蛋的雞!」

    「僅有遠見是不行的,還要有眼光和魄力。」李逸松微笑道,「您們包叔(包全福)可沒少我說,華龍特別賞識雲山(包雲山),雲山工作很拼的。」

    「雲山工作是挺認真的,家樂福公司還真離不開他。」李華龍說道,「阿爸,過幾天,請包叔一家來我們家做客。」


    「行啊!」李逸松笑着應道,「你打電話邀請。」

    「行,等吃過晚飯了,我就打電話。」

    「第四家家樂福超市何時開張?」李華文問道。

    「還沒有選好地址。」李華龍答道,「不過,也快了,我覺得有兩個地方挺適合開超級市場的,正在談購買舊樓的事情,就算談好了,還要拆掉重建。」

    「你不是說看淡房地產市場嘛,買舊樓重建的事情,可以緩一段時間啊!」李華文建議道。

    「市場行情不好說,生意還得繼續做啊。低買低賣,高買高賣,能賺錢就行了。」

    三天後,即1月26日,若干較大客戶拿支票到中區明德銀號總行兌現,該行沒有足夠現款支付。

    消息傳出,大小客戶紛紛涌至明德銀號,當天下午,香港票據交換所宣佈停止該銀號的票據交換。

    翌日,1月27日清早,明德銀號總行門前擠滿提款的人群。

    中午12時,香港政府銀行監理專員宣佈根據銀行業條例第13條,接管明德銀號。

    明德銀號擠提風潮掀起了1965年銀行危機的第一波。

    明德銀號創辦於20世紀40年代初,早期專注美元匯兌,20世紀50年代以後積極投入房地產買賣。

    李華龍覺得「不務正業」的明德銀號倒閉是正常的,地產行情好的時候,明德銀號拿着存戶的存款去投資房地產,是能夠賺錢,可當市場行情不太好,房價漲幅很低或者下跌了,需要向存戶支付高息的明德銀號很容易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只要倒下一塊,就會連累一大片倒下。

    明德銀號雖擁有不少落成或在建物業,但已無力償還債務,之前為了吸籌存款,這家銀號向存戶許諾了高額利息。

    這些年,李華龍對香港的經濟研究的比較透徹,香港是一座自由港城市,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衝擊,比如港元和英鎊掛鈎時,英鎊貶值會造成香港物價上漲。

    相比大國的地產行業,香港的地產行業自我調節能力要差很多,市場行情好時,房價大漲,市場行情不好,房價暴跌。

    事實上,美國歷史上,房價也出現大跌大漲的情況,就算是改革開放後的華夏,房地產業也出現大跌大漲的情況,可見資本的逐利性。

    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

    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得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其實早在六十年代初期,李華龍就覺得香港銀行業就暗藏殺機。

    1961年,廖創興銀行被擠提破產,創始人廖寶珊腦淤血病逝。

    為避免進一步的銀行風潮,港英政府制定和通過了《1964年銀行條例》,首次真正對銀行業進行監管,並設立相應的監管指標。其中最主要的包括針對股本的要求(每家銀行必須有500萬股本要求),流動資金比例至少為25,投資股票和房地產不能超過股本加儲備積累的25,單一客戶貸款比例不能超過總額的25等等。

    港英政府的想法很好,但結果卻是致命的。

    因為香港銀行業在經歷了長期的粗放式發展後,積累的問題反而全部暴露出來。

    例如廖創興銀行在1960年的存款總額為1.09億港幣,但在房地產上的投資和貸款就高達8200萬,加上家族同時又有經營房地產,其內部的關聯交易頻繁,外人根本不知道其中的複雜程度。

    在缺乏存貸比、資本充足率限制、單一客戶貸款比例限制、流動性限制等等必要的行業監管條件下,香港的銀行,特別是華資銀行的經營毫無穩健性可言,危機一觸即發。

    李華龍作為恒生銀行的大股東,雖然他不參與銀行的日常經營,但他沒少花心思,讓恒生銀行變得更加穩健一些,增強抵抗危機的能力。

    ;



第112章 華資銀行危機  
相關:  劍平回檔  隨身帶着完美星球  十世重生1987  重啟霸道人生  重生之好夢時代  極品重生2003    神話版三國  執魔  雷武  娛樂帝國系統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崛起香港1949第112章 華資銀行危機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崛起香港1949"
360搜"崛起香港1949"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5s 3.925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