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遠不可能獲得認知以外的財富,比特幣那麼便宜,在這個年代,又有幾個人看重。如果不是陳平點提點,王聰打死也不會想到這玩意。
如果說兩個人以後再也沒有打交道的機會,陳平江將這個消息透露給王聰和勤奮,實際上是有點在坑他倆。
因為比特幣在10年間那麼多次起起伏伏,沒有幾個人能夠扛得住,拿到最後。
拋開這件事,陳平江在隔天低調前往和平飯店。
在相關部門的撮合下,他在這裏見到了兩位夢寐以求想見的人。
張汝京、梁孟松。
如果問對中國晶片貢獻最大的人是誰,那一定繞不開張汝京和梁孟松。
至於有人說什麼陳進、王陽元、嚴曉浪、鄒世昌、許居衍,那純粹是在反諷。
陳進是漢芯造假的主謀,涉嫌騙取國家經費,後面四人是審核四人組,一手將陳進抬了上去。
要知道審核四人組沒一個是簡單的,什麼北大微電子研究院院長、浙大信息工程院長、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里都不敢寫的情節,現實中居然存在。
見到張汝京和梁孟松二老的一瞬間,陳平江心頭的激動難以言表,腦子裏就一句話:「說服他們加入即將啟動的華芯項目,晶片就一定能做的出來。」
張老梁老此時正坐在一起仔細品茶。對待陳平江他們一來是對這個人好奇,二來也想看看他是什麼想法。
說到張老梁老,就不得不提到台積電,也不得不提到張忠謀,更是不得不提到中芯。
他二人的人生軌跡都離不開台積電、張忠謀和中芯。
張忠謀是誰啊?就是那個叫囂,大陸砸10萬億也造不出一顆高端晶片的傢伙!!!
先說台積電。
2004年,是90納米元年,那一年奔騰4採用了90納米製程工藝,性能進一步提升。
而當時能達到90納米製成工藝的廠家有很多,比如英特爾,英飛凌,德州儀器,IBM,以及聯電和台積電。
8年後,2012年製程工藝發展到22納米,此時英特爾,聯電,聯發科,格芯,三星等,世界上依舊有很多廠家可以達到22納米的半導體製程工藝。
但從22納米開始,成了一個分水嶺。
當製程工藝進入14納米時,聯電(台灣聯華電子)止步於此。
台灣地區的「聯電」和「台積電」,曾被譽為世界晶片製造雙雄,這兩家公司,佔據全球60%以上的晶片製造份額。
聯電,更是曾經的老大,但是聯電的製程工藝就止步於14納米了。
2017年,工藝步入10納米,英特爾倒在了10納米,曾經的英特爾晶片製程獨步天下,台積電三星等都是跟在屁股後面追趕的。但是當工藝進入10納米後,英特爾的10納米晶片只能在低端型號機器上使用,英特爾主力的I5和I7處理器,由於良率問題而遲遲無法交貨。
而在7納米領域,英特爾更是至今無法突破,而美國另一家晶片代工巨頭「格芯」,也是在7納米處倒下的。
美國自己的代工老大英特爾倒在10納米,格芯倒在7納米,而進入更難的5納米,只剩下三星和台積電。
三星在14納米的良率比不上台積電,在10納米的效能比不上台積電,在7納米的研發製程比不上台積電。
你只有達到正式量產且高良率的時候,才能談成功,後來台積電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有能力量產5納米乃至3納米的代工廠。
視線回到國內,中芯國際是唯一一家能拿得出手的半導體代工企業,中芯國際的14納米工藝晶片,力供華為。
哪怕到了2023年,世界上也只有四家企業可以造7nm,分別是中芯、台積電、三星、英特爾。
中芯是怎麼起來的呢?
沒錯,張汝京是創辦者,梁孟松是扛旗者。但同樣他二人最後也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中芯。
1977年,張老進入美國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那時候他只是個小工程師,張忠謀卻是資深副總。
這兩人在職位上天差地別,也沒人能想到多年後雙方成了「宿敵」,一個在台灣創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晶片代工企業,一個幫助大陸打下半導體代工的基石。
因為德州儀器放棄DRAM產業,張汝京選擇提前退休,回到台灣找到投資、利用人脈創辦了世大半導體。
這一年是1997年,值得注意的是張忠謀85年就回到台灣創辦了台積電。
世大半導體創辦的這一年,台積電剛好在紐交所上市。
而世大半導體,有着德州儀器校友會的支持,在技術實力上擁有相當實力,僅僅用了三年,世大半導體代工就實現了盈利,可謂神速。
2000年,台積電以50億美元的高價買下張汝京創辦僅三年的世大半導體。張汝京並不想賣,但是股東都同意,最後談價格的時候他都沒露面。
時的張汝京已經心生去意,當年他選擇從德州儀器提前退休,就是為了去外面繼續他的半導體理想的,在台灣創辦世大半導體,雖然3年就發展不俗,但在半導體行業前,始終有台積電和聯電兩座大山擋在前面。
台積電的併購案完成後,張汝京多次向張忠謀提出要來大陸發展,但張忠謀始終不同意。
但,張汝京依然下了決心,拋售台積電股票,渡過台灣海峽,來到大陸。
當時的滬上經貿委副主任和張汝京是老相識,在滬上考察的時候,領導全在,一批大小官員陪着張汝京去張江選地,要哪塊都可以,當場就能給你定下來。
2004年4月,中芯國際註冊,5月張汝京帶領數百名工程師團隊和技術來到上海,8月就破土動工,可謂是全世界最快的晶片廠建廠記錄。在首批投資名單中有滬上實業、北大青鳥、也有高盛、和新加坡淡馬錫。
在張汝京的努力下,中芯國際擴張神速,中芯在滬上一口氣建了3座八英寸晶片廠,京城建了2座12英寸晶片廠,隨後又收購了摩托羅拉的一家8英寸晶片廠。你不可能看到比這更洶湧的投資手筆了,光一條8英寸晶片生產線耗資數億美元,一條12英寸的耗資10億美元。
動用如此之多的資金擴張出來的成果,自然使得中芯快速衝進產能的前三甲。
面對這樣的衝擊,台積電也急了。
透過其他渠道給張汝京施壓壓力,先是罰款,而後更是通緝!
另外一頭,因為分成幾股勢力,公司內部的分歧越來越大,外資認為張汝京盲目擴張,從2000年創辦到2009年,這接近十年時間裏,中芯沒有一年是盈利的。面對壓力,張汝京解釋:股東只看到中芯業績差,卻不懂其他同行比中芯起步早了20年,中芯國際是在用自身連年虧損,來拉動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快速升級。
這也正是陳平江為什麼不願意引進資本的原因!
再後來的融資,張汝京選擇了國企,大唐電信。2008年11月,國企大唐電信入股中芯國際,成為第一大股東。
好景不長,09年台積電起訴中芯侵權,中芯敗訴,要求中芯賠償10億美元。
中芯沒那麼多錢,找台積電和解。
台積電同意和解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張汝京必須辭職,必須離開中芯國際,如果張汝京還掌管着中芯,那就不可能和解。
這也不難理解,在台積電眼中,張汝京可能真的就是那根眼中釘肉中刺,他和他的團隊用了十年時間幫助大陸建立起自己的半導體代工基礎,雖然和台積電還是有相當差距,但只要發展勢頭不變,總有一天能挑戰台積電。
最終,張汝京主動選擇辭職,告別了十年的舞台。
這次之所以能夠把張汝京請出山,也是滬上市政府下了很大力的,他們從高層得知陳平江想要做晶圓廠,眼巴巴的希望陳平江將廠設在滬上。
陳平江要人,他們給張汝京請出山,陳平江要地,滬上政府說地圖給你,空地你隨便圈。
就這麼着,陳平江才能在和平飯店見到張老。
如果說張老是中芯的開山人,那梁老則是日後中芯的奠基人,巧的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中,孟老目前已經離開了台積電,但還沒去三星。
梁孟松是被台積電的職場逼走的,他此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打敗台積電。
梁老牛逼之處就在於加入中芯後,負責技術攻關,短短300天的時間,就成功攻克了長期困擾中芯國際的14nm技術難題,將公司技術水平推上新的高度。這位出色的技術大佬卻只有150萬美元的年薪,而且據說他連這些錢也全捐給了某個教育基金,用於培養中國的晶片人才。
然而可惜的是,20年梁老與即將加入公司擔任副董事長的蔣尚義之間的矛盾激化。梁孟松寫了一封辭職信給董事會,表達了他與蔣尚義的關係只能「有我沒他,有他沒我」的立場。
也幸好最後沒走成!
兩人的矛盾早在台積電時期就已存在,兩人都是台積電的核心人物。梁孟松擅長技術研發,而蔣尚義擅長管理。由於蔣尚義在關鍵時刻沒有支持梁孟松,導致他失去了晉升機會,這使得梁孟松感到極度的羞辱和失望。
正是因為蔣尚義,梁孟松才會從台積電離職,而後去了三星,幫助三星實現跨越式發展。
發現梁孟松去了三星後,張忠謀以泄露公司機密為由,起訴了梁孟松,並迫使他離開三星。
隨後梁老才去了中芯,但是台積電因為之前的侵權官司和解的事情,也拿到了中芯的股權,立馬派了梁老的死對頭來擔任副董事長,目的就是為了噁心梁老,逼走梁老。
在陳平江看來很可笑的是,中芯最大的問題在於,死對頭競爭對手居然是公司的重要股東,說不出的荒謬。
哦,另外!
根據20年中芯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梁孟松作為董事及CEO,竟然沒有股權!梁孟松沒股權,其他董事反倒都有股權,純純的打工人。當然了,儘管後來中芯給了期權,但距離梁老入職已經過去了三年,並且這個時候死對頭蔣尚義也來了。
更搞笑的是,別的執行董事薪酬+股權都上億了,連獨立董事都有期權;梁孟松非但沒有股權,而且2019年相比2018年還降薪酬了。
真是把人家按在地上欺負。
陳平江當年看來這件事情的報導時,也為老人家感覺屈。
梁老後來加入中芯的第一年年薪,僅為稅後20萬美元,這你敢想像嗎?
20萬美元的年薪招個資深副總都不夠,何況是這樣的技術大牛?
這側面也反應,人梁老來中芯真不圖錢,就這20萬美金最後還捐了。
中芯真不配擁有這樣的人才,連三星都比他們會尊重人。
據網絡上流傳的梁孟松《致董事會信函》,梁孟松提出有條件辭職是因為:在12月9號,上星期三早上,接獲董事長電話告知:蔣先生即將出任公司副董事長一職。對此,我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因為我事前對此事毫無所悉。我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我覺得,你們應該不再需要我在此繼續為公司的前景打拼奮鬥了。我可以暫時安心的休息片刻。
好在最後經過中芯內部一系列交鋒後,梁孟松留任,蔣尚義走人。
陳平江見到二老後欣慰的笑了笑,張老48年人,梁老52年人,到今年一個63,一個59,不過看着都挺精神抖擻。
而與此同時,張老梁老也在好奇的打量着陳平江。
他二人儘管目前沒有工作,但仍舊對造芯有天然般的使命。
「張老,梁老,見到你們我很開心啊。」陳平江笑着走到了桌旁坐下。
張老也笑道:「我剛才還在和老梁說經常在新聞上看到你的消息,真是沒想到你也想做晶圓廠,老朋友找到我的時候我都嚇一跳。」
梁老點點頭:「陳總看着好年輕啊,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看到你才覺得自己是真的老了,要知道我兒子都比你大將近十歲。」
「哈哈,年輕或許是我的優勢吧,真是年輕我才想沖一衝,圓一圓造芯的夢啊。」陳平江見兩人杯中茶水不多,就要站起身來給兩人倒水。
張老梁老也是嚇一跳,連忙擺手。
倒完水後,陳平江問梁孟松:「梁老,聽說你原本都打算去三星了,最終還是被勸過來看看?」
「嗯,想見見你,也想見見你的野心。」
這時,一旁的張老開始轉入正題:「我聽老江說了,也知道了國家正在進行的晶片產業扶持。其他的晶圓廠都是多個資本集團注資才能承擔天量的費用,你為什麼要一個人做呢?你真的有考慮過其中的苦難嗎?」
也不怪二老擔心,正是因為他們太熟悉晶片製造產業,才知道想憑藉一己之力來做會多難。
陳平江點點頭,道:「我想了幾年了,我做互聯網不過是為了快速掙錢,而賺錢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建設晶圓廠,打敗台積電。為此,傾家蕩產在所不惜。」
聽到這話,二老眼睛一亮。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三人的利益是一致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投建晶圓廠會遇到的困難我有了解過,資金是個問題,但不是最大的問題,我可以套現人人網集團的股份,也可以賣掉其他公司的股份。不要資本是因為資本天生逐利,會在內部形成掣肘。不要國企的原因想必你們也知道。」
聽到這時,張汝京梁孟松會心一笑。
他們當然知道。
之前國企背景的華虹,就打算整一條12英寸廠,可多少年過去了,美國就是封鎖着技術和設備不運過來,讓你的廠沒法建。
只有陳平江以私人名義投建才最可能成功。
並且,還必須是境外註冊。
西方國家忌憚中國自己發展高科技,對中國實施技術N-2的封鎖,所以只能在開曼註冊,用外資名義在大陸投資,這樣可以更靈活的進行合資,參股,重組,合併等。
當初中芯就這麼做的。
也是這樣,即將上馬的華芯國際就是個在中國的外資企業,而不是讓西方國家敏感的中國國企,這更有利於資本,技術,設備,人員等流入華芯。
張老嘆了口氣:「陳總不要覺得我問的太多。我們不是不知道你的實力,而是希望你能看到足夠的困難,做好足夠的準備。沒有誰想半途而廢,我們也老了,這一次失敗了,我們可能沒有下一次機會去擊敗台積電了。」
陳平江笑了笑:「二老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其實我前年就在各個渠道搜羅了不少德州儀器和威盛電子的老員工,現在都在我的大秦晶片設計公司任職。」
「我知道,想建設晶圓廠,不光要資金,還要人才,要設備,更要供應鏈。在這其中可能會遇到資金不足、項目進展不前、良率不足、研發不了高端晶片、買不到光刻機,這些我都考慮過。」(本章完)
一筆閣 www.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1s 4.033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