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殿上交鋒
顯德殿中。
武士彠一站出來,大家都知道有好戲看了,畢竟太子跟魏徵爭論不下的那位武二郎,就是武士彠的從子。
「武愛卿請講!」
武士彠斜眼瞥了一眼魏徵,滿是不屑,直接進奏,「前朝大業十一年,煬帝北巡,被突厥頡利可汗打了個措手不及,逃進雁門關,隨後被突圍大軍圍住,當時臣也在軍中。」
李世民點了點頭。
當年那場雁門之圍的時候,他才十六,也奉詔勤王。
「當時尚書樊子蓋給煬帝獻計,據堅城以挫其銳,坐征四方兵以入援。親撫循士卒,諭以不復征遼,厚為勛格,必人人自奮,何憂不濟?」
樊子蓋是民部尚書給的建議是只要皇帝下詔說以後不再征討遼東了,同時頒下厚賞,只要士兵們奮勇殺敵必以爵勛官職,那就能守到援軍到達,根本不必擔憂。
楊廣於是當眾將士面宣佈,只要努力殺賊,就無憂富貴,你們的功勞,絕不讓有司弄刀筆者抹殺,凡守城有功者,沒官的到時直升六品,賜物百段,有官者以次增益。
直接升六品官的賞格,確實誘人,當時突厥幾十萬騎日夜猛攻雁門,可隋軍卻奮勇殺敵,晝夜拒戰,死傷不計其數也沒一個後退的。
李世民感嘆道,「當年孤年僅十六,接得詔書後也隨雲定方從河東趕赴勤王,雁門能守下來確實非常了得。」
武士彠繼續道:「當時臣就在雁門,身受多處重傷,當我們打退了突厥人後,都以為煬帝能夠信守承諾授予官職賞賜,可宰相蘇威卻認為賞賜太重,樊子蓋雖據理力爭,可最後守城將士一萬七千餘人,煬帝卻只給一千五百人封官。
我等拼死血戰多日,最後居然什麼都沒得到,如此食言而肥,結果將士們無不憤怨。」
兩年後,楊廣在江都被自己的禁衛驍果軍弒殺。
「陛下起義兵入長安建國後,曾對我等元從說,隋氏吝惜勛賞,此所以失人心也。」
李淵從起兵之初,授官給爵從不吝惜,對那些割據一方肯依附的梟雄,直接授封王爵,那些帶兵歸附的皆授國公,甚至起兵之初,對沿途支持的百姓都給散官,對被俘的隋軍,也直接給散官。
這使的李淵一路殺進關中,反抗者少迎接着多。
「武懷玉是臣族侄,但今日臣為國家為殿下,也要站出來反駁魏徵。臣問魏徵,你前朝時本是道士,後在武陽郡丞元寶藏帳下為小吏,後來又投李密為記室,是幾品官?武德元年你投唐,朝廷授伱從五品秘書丞,你有何功績受此職?」
「朝廷派你去安撫山東,你為竇建德所俘,卻安心做竇建德起居舍人,太子殿下擊敗竇建德後,你再次入唐,又是以何功績受任五品太子洗馬的呢?」
武士彠幾句話把魏徵堵的啞口無言,好半天才紅着臉道:「我為大唐勸說李績率土歸唐·····」
武士彠哼了一聲,轉頭對李世民道:「殿下剛才說的好,勛官爵位,本就是設立酬賞功勳的,魏徵早年憑一張巧舌,到處投奔,朝廷也能接納任用,如今武懷玉實打實的戰功擺在那,魏徵卻處處反對,難道同是道士出身,卻還成仇敵?」
「要是按魏徵的話,那臣原本不過是并州府兵的一隊正而已,從龍起兵,不過年余,陛下授臣應國公之爵,臣是否也不該接受?這朝廷的公侯伯子男一眾勛臣,是不是如今都要自請去爵?」
「殿下,煬帝雁門之圍距如今不過十餘年,當年的始畢可汗雖逝去,但如今的頡利可汗乃是其弟,突厥亡我之心不死,一心想要馬踏中原,重演北魏佔據中原故事,
煬帝當年吝惜賞賜,有功不賞,此後兩年便被弒江都,天下傾覆。
魏徵是想做蘇威第二?還是想害我大唐國家社稷?
臣武士彠請殿下將魏徵此等只知巧言令色惑亂君王之佞臣斥退,如今頡利、突利二汗率十萬騎已入涇州,劍懸頭頂,隴右將士們在殿下的謀劃、柴大總管帶領下,好不容易打了大勝仗,肅清了隴右的突厥之患,
柴大總管正率兩萬餘隴右得勝將士趕來關中會戰增援,當此之時,魏徵卻說殿下給隴右將士們賞功酬勛太厚,要殿下收回封賞的詔書,
不知道這些消息若是傳到隴右,傳到正趕來關中的隴右將士們的耳中,大家會是什麼心情!」
李世民看着魏徵許久。
「魏徵,你還有何可說?」
「臣以為有功確實當賞,但賞罰有度,武懷玉雖有軍功,但臣以為賞仍過厚,可授男爵,但其散階、職事仍應謹慎提升,他剛入仕不過月余,直接從九品升五品,太過了,殿下若賞識他,可賜其緋袍銀魚······」
看到魏徵這麼執拗,李世民眉頭皺的更緊了。
不料這個時候武士彠又站了出來,「臣以為魏徵所說也有幾分道理,臣是武懷玉從叔,也覺得武懷玉還是太年輕,不宜賞賜太厚。」
先前一通亂拳打的魏徵節節敗退,這會卻又見好便收,不愧是太原元謀功臣。
李世民笑笑,轉頭問中書令宇文士及,「宇文相公以為呢?」
宇文士及覺得有些尷尬,因為他們剛才說楊廣江都被弒殺,弒君之人正是他們宇文家,他哥宇文化及跟弟宇文智及是江都叛亂的主謀,殺了楊廣後宇文化及還曾自建許國稱帝。
「武二郎年青有為,且確實立下大功,當重賞,可封開國男爵以賞功。不過他畢竟年輕,臣以為加五品游擊將軍號倒也不是不可,但本品散階可慢慢來。」
這個老狐狸卻是誰也不得罪。
「應國公是懷玉從父,他愛護子弟後輩,孤便從之。」李世民掃過眾人,「改授武懷玉為大陵縣開國男,授從七品下宣義郎散官本品,授勳八轉累勛九轉為大將軍。」
太子沉吟片刻。
「免去其渭州司馬之職,仍領醫院鎮將,令入京北門長上。」
「關中賜田兩頃,賞奴隸十口,馬兩匹,雜彩百段,銀瓶一對。」
「魏徵。」太子喚名,「如此賞賜可行?」
李世民這話已經帶着幾分威嚴,魏徵也知今天惹惱了太子,若沒有武士彠橫插那一刀,他倒是不在意跟太子硬剛到底,可被武士彠一通攪和,他現在再反對就沒道理,當下也只好點頭。
「很好,魏徵啊,幽州剛發生叛亂,山東河北也有不少建成元吉舊部在地方,你與他們相熟,孤便派你前去安撫,若是河北山東再有動亂,孤到時便唯你是問,你若能安撫好河北山東,到時孤也封賞你一個開國男爵,說到做到!」
說完,李世民轉頭望向武士彠,「應國公剛才進諫的非常有道理,孤受益菲淺,賞絹百匹!」
於是,大唐多了一個年輕的男爵。
大陵縣,便是文水縣,還曾因遷壽陽之民而改名西壽陽縣,太子給武懷玉的這個爵號,乃是因為武懷玉老家便是文水,其祖上還曾別封大陵,後來還封過壽陽公爵,當初武士彠也曾封過壽陽公。
「魏徵,你替朕改一下這道封賞詔令。」李世民還不忘敲打一下魏徵,讓他親自來改寫給武懷玉的加封詔令。
「殿下,草詔擬令,乃是中書舍人職事,臣是諫議大夫,此不在臣職。」
「你便代勞一下。」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看着難受的魏徵,並不同情,這麼點小事,非要跟太子頂撞,再則他這諫議大夫是門下省官,而武士彠這黃門侍郎那是門下省次官,這不是找不自在嗎?
況且,眼下是什麼時候,太子這般加賞武懷玉、薛萬徹、柴紹等,那自然也是有深意的。
魏徵只好親自草擬。
加封武懷玉大陵縣開國男爵,加勛官大將軍,晉本品從七品下宣義郎,授渭州醫院鎮鎮將、令北門長上押領飛騎,特賜緋袍、銀魚袋,賞賜奴僕田地錢帛······
一個十八歲才剛入仕不到兩月的年輕人,這升遷讓人無法直視。
雖然本品還僅從七品下,可他之前才從九品上,等於是連升了七階,一個跳蕩功不過直升二階,這相當於是三個半跳蕩功了。
加了八轉勛,一躍為視從三品的大將軍。
好在本品少提了三階,最後也沒加散將軍號游擊將軍。
哪怕那是武德七年所設十二等散將軍號中最低一級,那也是五品。
現在的武懷玉從七品下的本品,卻有九轉的勛官,加從五品上開國男爵,又有六品的職事。
特別是太子一句令北門長上,其實就意味着他根本不用留在渭州,而是掛着六品鎮將,到長安的北門屯營擔任禁軍將領,宿衛當值。
天子近侍元從。
同樣是道士出身的魏徵,寫完這道詔令的時候,心情很複雜。不過他現在也顧不得再關心這個,他現在得開始想着如何去河北山東招撫建成元吉舊部,這任務並不容易,要是辦不好,估計這位太子殿下就要嚴懲他了。
想想自己從大業十三年投到元寶藏帳下任事到如今,也已十個春秋,經曆元寶藏李密李淵竇建德李建成再到如今的李世民,雖然也有個五品官職,但始終沒個歸屬感,從沒得到誰的真正信任。
不免有些羨慕這武二郎,山中修道九年,一下山就特授入仕為官,短短個多月,就已經封縣男得五品了。
朝會結束,李世民另與房杜幾人議事。
「孤打算重置軍器監,等武懷玉回京後,讓他於甲坊、弩坊之外秘密籌建一新坊,專門研製掌心雷以供軍用。」
軍器監大唐初設立,此後一度歸入少府監,武德七年廢,八年復置,九年又廢。
之前軍器監在各行台還設立武器監,武器監是從八品,軍器監主官則是正四品上,比掌百工技巧之政的少府監主官從三品要低一些。
軍器監下主要就是弩坊署和甲坊署,弩坊主要製作弓、弩、矢等,後者主要負責製作甲冑,兩坊都轄有諸多作坊和工場。
發現了掌心雷的威力後,李世民便計劃着要將他大規模化,拿來對付突厥人。為此李世民根本不在意柴紹留武懷玉在渭州鎮守鹽井寨的計劃,區區一點鹽,哪能跟掌心雷這種有可能成為破突厥的秘密武器相比。
「一個開國男爵一個大將軍勛,再加上從七品下的本品,武二郎當不會不高興吧?」
房杜等人都認為,武懷玉接到這詔令,必然會滿懷歡喜的跪謝太子洪恩。
武德年間九轉勛官大將軍,十轉上大將軍,貞觀年間改為護軍和上護軍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3s 4.012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