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舉家遷移
北方的旱災加上這個冬天的寒冷讓日子變得分外難熬,雖說一場雨夾雪讓大地潤了潤嗓子,但地里的莊稼旱死了,沒了收成,大部分靠種地的普通老百姓在這個冬天都成了災民。一筆閣 www.yibige.cc
而且從前幾個月開始,他們就幾乎將能賣的東西全賣了以此來換一些吃的,等到大雪紛飛直接傻眼了,好些人就是單衣擠成一團又一團,
在縣城城牆的角落,在城外的破廟裏,在幾無人氣的破落村莊……
王廷相身為閣老,也是本次救災的總指揮,他到各地查看了災荒之後心裏邊沉甸甸的。
由此他也改變了原來對於朝廷出錢、販運人口的看法。
在河南洛陽,巡撫王憲陪着王廷相暗中探訪當地設粥棚的實際情況。
「朝廷雖然下撥了賑災糧款,但架不住人多,冰雪解凍以後,道路泥濘不堪,一旦賑災糧輸送不及,情形勢必更加糟糕。」
說起來王憲還真是憂愁。
一般而言,災害都會聚集在一個府或是一個府內的幾個縣,但正德二十年的這次旱災確實比較嚴重。
白雪紛飛,入目所及之處,都已成了白色。
衣衫不整的災民在風雪中排隊領粥,一片一片的枯瘦百姓像螞蟻一樣聚集。
這都是要餵飽的一張張嘴啊。
「好在有維綱施行善政,否則只怕要多出無數的人間慘劇。」王廷相邁步向前,粥棚之外堆着的便是糧食和紅薯。
紅薯會多一些。
這樣米粥伴着紅薯粥,至少不讓粥飯過稀,喝下肚子像水一樣。
王廷相又轉身說:「往台呂兩地運送人口的事,最晚過完元宵內閣就會正式下令。若是順利,或許還會更早些。中原地區人口稠密,老天爺一旦不賞臉就是百萬災民。與此同時,那兩個地方卻還有大量荒地。」
王憲起了興致,「朝廷當真已經下了決心了?」
「嗯。你要先和知府、知縣打好招呼,以免事情來時措手不及。」
正德二十年十二月,大移民的第一個招牌先在京師通州地區首先升了起來。
賺錢的機會麼,最先是官僚集團先聞到味道,幾個官家子弟到少府企業司先設一個運輸公司,再通過關係拿到資格認證。
而且他們的資本也是有的,通關係、哪怕借錢,先弄了5條船再說。
因為朝廷在推這件事,所以一路綠燈。
他們再找幾個狗腿子到災民中間宣傳,給米、給肉,甚至他們還能弄出移民所去的地方的畫像。
這玩意兒可比錢和船難搞得多,至少得在那邊認識人才行。
否則這麼短的時間是做不到的。
畢竟從提出到現在也就是2個月而已。
其實從現代人的角度去思考,這件事情不是很好,因為人被明碼標價了。台、呂兩地的總督府收到的聖旨肯定是按照人頭、年齡、健康程度來進行付款。
不管怎麼說肯定是健康的青壯勞力價格最貴。
稍微帶點疾病的,那就難了,
一來運輸的過程,容易抗不過去,就算抗過去了,價格也低。
從利潤的角度考慮,運輸商在『收人』的時候就會進行篩選。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多少錢,一定會被量化。否則生意做不下去。
但現在這個年頭,買賣人口則是普遍存在的,賣兒賣女的情況也不是傳說中才有的事情。
其實更加徹底的利益計算,應該是抓捕、強運,把人當做牲口、奴隸一樣弄過去。因為正常的運送人口實在太貴了,路上的消耗、船隻以及人員的費用,沒有個20兩,生意人估計沒得賺。
但20兩可是一匹高等戰馬的價格,足夠一個普通人家一年的口糧的。
要運送30萬人,這就是五六百萬兩白銀,這要放在二十年前,做完這個事,朝廷得有另外好幾樣事停下來動不了。
但這次朱厚照並未選擇更加省錢的辦法,那樣後遺症太多,不僅如此,他還給出了一家人整體遷移的『套餐價』
因為這些人過去是要他們墾荒種地的,這玩意兒可是技術活。隨便找個年輕人那是不行的。
有句老話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種地要懂得看天時,什麼季節幹什麼事情都有講究,這些東西是年長一些的人憑藉經驗來確定的。要不說是寶呢?
另外,一家人在一個地方也更加穩定,可別朝廷花了大價錢弄人過去,結果自己賺了點錢又回來了。
這些都是細節上的東西。
在整體上,餓着肚子的人只要給他飯吃,他幾乎不太可能拒絕。
飢餓的感覺朱厚照不知道,但災民會去啃樹皮、會去吃觀音土,會去把自己的女兒賣了,再極端會易子而食。
都已經到了這個程度了,讓他離開家鄉到另外一個地方,會是多難以接受?
實際上,災民本身就會逃難,這不就是因為活不下去嗎?
所以說在通州的招牌剛打出來,其火熱的程度甚至超越當事人本身的預料。
幾名發起的年輕人聽聞以後自然開心,他們的父親都在朝中有一官半職,消息來源於朝堂,自然不會有假。
他們甚至都知道朝廷已經將一部分官銀裝船運往台灣和呂宋了。
「走走走,咱們瞧瞧去!」為首的乃是當朝戶部侍郎張池的兒子,張煜。
他身後的三個好友也是大約相同的身份。
朝廷其實限制官員子弟經商,這件事卻放了口子出來,賺錢的機會本就不多,自然是要抓緊。
等他們躲着大雪到通州城門口搭得簡易棚子邊時,報名、篩選工作已經開始了,而且有縣衙的人在維持秩序。
標語沒有,老百姓不識字看不懂。
但是有個小廝一直拿着圖畫宣傳,高聲喊着,「各位父老鄉親,咱大明在呂宋那兒有打了勝仗,佔了老大一片地!日子過不下去就跟着朝廷走,皇上已經下旨在那裏準備種子、農具,支持咱百姓墾荒。」
二十年來,天子多行正義。
所以皇帝在民間的口碑很好,即便是個小孩也從小被教育說正德天子是愛護他的子民的。
畢竟紅薯、丈地、免除徭役等等各種事情一波接一波,就算沒有刻意宣傳,老百姓也能自己體會得到,
更不要提,在通州地區,朱厚照還強力推行取消民牧,使得老百姓從養馬的苦勞之中解放了出來。
「都來都來啊!給吃的,保管送到地方!」
一戶戶的災民餓得兩眼都放空也不知道聽沒聽懂,反正排到他時問什麼就答什麼。
張煜是在邊上聽着的。
「叫什麼名字?家住何處?幾口人?」
中年男子答,「小人呂全弟,家中四口人,是通州縣呂莊人。」
「你願意去台灣還是呂宋?」
「小人去呂宋,那地方本家應該多些,到時候也可有個照應。」
「額,你這個……」握筆的男子想要說什麼,但是忍住了,繞了一個彎子點頭,「說的對,那地方估計不少姓呂的。」
「哎。那……那這個……」男子眼睛一直往後面一個帳篷掃。
「去吧,去吧。看你家這娃兒餓得,瘦得皮包骨,你該早些來。」
「是早來了,大夫查身體排得久啊。總之多謝、多謝。」
說着這呂全第左右手各拉一個小孩兒,欣喜也膽小的叫喚,「走,咱們領吃得去。」
發吃的這個帳篷,後邊兒連着一個小院子。
檢查身體、報名、按手印,領到食物之後就到小院子裏自己就食。
這個時候你就不能走了。
不可能讓你吃了白食,而且有專人看管。
對於張煜這樣的人來說,這就是一筆筆銀子。
至於商家究竟提供什麼食物,朝廷的規定就是,不能夠吃死人。
說到底這個條件下,提出什麼要提供大魚大肉的目標也是好高騖遠,就饅頭、米飯、紅薯那都不錯了。
但要說東西不好把人吃壞了,那到時候肯定影響『價格』。
這裏面的好壞生意人自己會分辨的。
呂全弟領到的就是四個饅頭,外加他和他的妻子各一碗紅薯粥。
入院子的時候也是分好類的,像這種一家人是一類,他們是『價格』最高的。
走到裏面之後發現其實已經有十幾戶人家了。
「呂大哥!」
「老宋?」呂全第也驚喜了,這是他的同鄉人,「還有嫂子,你們這也是……?」
兩個泥腿子的鄉下人不講究隨便找個地方坐下。
宋家人吃了一碗熱粥還好些,但此時也只能慘然笑說:「日子過不下去,只能這樣了。」
呂家媳婦兒默默跟在身後,而他的一雙兒女則是大口大口的啃着饅頭,尤其她那個女兒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正啃着的時候看到對面也有個小女孩兒巴巴的看着她。
大概是不忍心,她還揪了一塊兒下來分給她。
「老宋你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嗎?發吃的,然後運我們去那麼遠的地方。會不會……」
「不會的呂大哥,你這幾年不出鄉不知道。我是聽人說起的,朝廷真的打了呂宋。」
呂全弟還是滿臉焦愁,他是逼得沒辦法,再不吃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否則他也不會跳這個『火坑』,「反正走一步看一步吧。」
「呂大哥去的哪裏?」
「呂宋。」
這老宋站起來,「我選的台灣,我是想着近一些。我去問問能不能改一下,這樣我們兩家在一起總歸好些。你先吃。」
「好。」
不久後,老宋回來了迎着幾個人的目光他興奮說:「改好了。朝廷好像對於去台灣還是呂宋不那麼介意。」
「真的?那太好了!」
正聊着外面又進來一個青年人,「都聽好啊,看清我手中的東西,這個叫地圖。台灣離大陸近,就在福建的對面,二十多天就到了。呂宋在台灣的南面,要走三十天。台灣大、呂宋小。台灣都是咱大明的,沒有蠻子,但是土地都要自己耕種。呂宋呢,朝廷剛剛打下來,有蠻子,但也有好處,第一就是人少地多,每家按百畝為標準,而且可以使些蠻子耕種,他們都很便宜……」
包括呂全弟在內,所有人都聽得很認真。
其實說得是很詳細的,只不過聽起來太美好,這些受苦受難的老百姓有些將信將疑。
「有蠻子的話,那會不會打仗啊?!」不知有誰問了這麼一句。
介紹人說:「放心吧,到了南洋你們就橫着走,皇上已經下旨,動我大明一個百姓,大明就滅了他一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8s 3.96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