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變反應嘛,主要是克服質子之間的斥力,兩個質子結合之後,形成新的元素,這個過程中損失了質量,質量以能量的形式釋放。讀書都 www.dushudu.com可控聚變反應就是為了讓能量的釋放可控,不以狂爆而以溫和的方式釋入出來。
零搓出來的生物聚變反應堆,與藍星其他的反應堆完全不一樣。主要是因為反應堆的原料是金屬氫,它只能以生物組織的形式穩定存在,剝離之後可以穩定存在,想要利用就只能以爆炸的形式利用了。
展現在林希眼前的反應堆,是一根粗一米,高達二米的圓形柱。它的周邊是一些輔助設備,比如磁場設備,電流輸出轉換備。
這根柱子,是生物反應爐打印出來的生物質材料,它的內部有一個球形空間,就是聚變反應的地方。
生物質材料,是林希從文明之墓里獲取的聚變技術使用的材料,它在特定磁場的作用下,可以在極小的範圍內屏蔽原子核心之間的靜電斥力,從而可以讓氫離子自由的碰撞。
原子核越大,需要的特定磁場就越龐大,克服兩個質子之間的靜電斥力最簡單。
微觀世界裏,強力弱力和電磁力其實是統一的,可以相互轉化,林希的這套設備就是在這樣的理論下產生。
整套反應堆的運行過程如下:
外界的磁場輔助設備產生特定的磁場,生物質材料在磁場的刺激下會產生複雜的磁場,經過約束,變換,集中到反應腔,屏蔽目標的電磁力,使得金屬氫轉化為離子態,同時因為質子與質子之間的距離很近,強力的作用下質子就會聚合形成新元素氦元素。
到這一步就完了嗎?當然不是。
質子與質子之間的碰撞,並不總是形成新的元素。
氫元素的原子核不含中子,因此的碰撞的時候,幾個質子同時發生碰撞,就會有一個質子轉化為中子,釋放能量後結合在一起形成氦元素的同位素,氦三、氦四,當然也會產生氫的同位素。
這些同位素都可以參與到下一步的聚變反應當中。
真正的聚變反應就此開始。
太陽的聚變反應其實也是這個過程,不過太陽里沒有特定的設備可以克服靜電斥力,起作用的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有一個理論,量子的隧道效應,質子可以穿過波涵數的隧道而繞過靜電斥力發生碰撞。
過程基本上差不多。
這個過程聚變過程中會釋放光,及其它的攜帶能量的粒子。
能量的收集過程就不用細講了,除了應用磁流體發電,林希也避免不了燒開水,要不然熱量就浪費了。
總體下來,林希和零製造的這個生物聚變反應堆,極大的降低了聚變產生的條件,提高了能量的收集效率,所以它的發電功達到了一百萬千瓦。
開機測試半個小時後,零關閉了反應堆,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數據分析結束後,再進行下一次測試。
如此反覆,直至長時間運行沒有問題後,反應堆就可以投入正式運行。
這個過程不需要太多的時間,零的精準性很高,分析數據的能力也超強。
第一次試機至半個小時之後,檢測完所有設備之後,反應堆就進行了第二次試機。第二次試機的時間會長達八個小時,林希就不必守在現場,只需要及時關注零推送給他的數據分析報告就可以。
「什麼?你在實驗室建了一座核反應堆?」
林希例行給衛蘭上報實驗室新開的項目時,她立馬頭皮都發麻了!雖說早就預估到林希掌握了相關技術,猛地從林希這裏得知他建了一座核反應堆,她還是非常的吃驚。
「這有什麼吃驚的?還有,你沒聽清嗎?是聚變反應堆,你要明白它和現在的核反應堆使有的技術完全不一樣!」
「好吧,相關的材料給我,我需要上報!不管什麼反應堆,危險性都很高,這種事情你應該提前報備,要是施工還有運行過程中出現事故,那誰都背不起!」
林希無奈的說道:「反應堆的測試已經完成,已經可以投入使用,我已經把它接入廠區的主電網並開始供能!
它的安全性極高,高度可控,隨時可以停機的,你不用擔心它的安全性。
算了,我給我說這些你也理解不了,你把資料匯報上去,上面有的是專家進行評估。」
衛蘭不是專業人士,林希給她講的東西,複雜了她就聽不懂,只能把內容轉化成自己可以理解的形式,所以她對反應堆安全性極為不安。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5s 4.018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