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建安十四年劉備定西川之後,到如今建安十五年末,南方的局勢趨於穩定。
諸葛亮、龐統、徐庶、法正、張松、賈詡,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地方治理,按照之前做出的改革措施方案實施。
劉備大封群臣,府庫幾乎為之一空。
諸葛亮開始建設經濟措施,並沒有用左將軍西曹掾劉巴「百值錢」的建議,而是聽從了沉晨的建議——借錢。
當然不是真找人借。
而是徵稅。
這不是開始丈量土地了嗎?
荊州益州巨富無數,新的政策下來,官府用政治地位和低價購回將近一半的土地。
比如原來某位縣裏豪強,本宗族人口數百,算上田奴、徒附、織婢、僮客,數千人,擁有土地是十萬畝,家財萬貫,錢財無數。
官府會召這位豪強過來,然後給他一個選擇。
一是徵辟入仕為官,解放田產奴隸,清查他的田地和人口,其中至少有一半左右的奴僕和田產要被官府收走,但會用較低的價格買賣,還會給予一定政治地位,並且免除一部分稅收。
二是繼續保留耕地和人口,官府要全方面進行清查。然後按照田稅和丁稅進行全面徵稅,補繳三年稅收,敢反抗或者採取消極態度,抄家滅族。
要知道這些豪族一個個可都富得流油。
根據《後漢書·仲長統傳》記載:「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奴婢千群,徒附萬計。琦賂寶貨,巨室不能容;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
足以見得地主和貧民階級的差距。
像糜竺自己在徐州的時候,不是什麼世家豪門,祖上也沒出過大官,完全靠着經商都能做到奴僕上萬,更別說那些祖上出過大官的貴族。
因此諸葛亮他們進行內政改制,顯然是在對地主豪強動刀子,猶如養肥了豬,過年開始宰殺。
在這樣的方式下,益州和荊州財政瞬間又充盈起來。
兩地的人口得到大量解放,間接促進了手工業和經濟的繁榮,商貿也變得愈發活絡。
雖說因為這樣的政策導致荊益兩地的世家豪強反對聲一片,但異地為官的政策使得哪怕世家豪強出身的官員都鞭長莫及,只能選擇上書劉備勸諫。
奏章如雪片般飛往江州,劉備乾脆全交給諸葛亮處理,自己去江陵結婚去了。
等到建安十六年年初,出現了一些內亂,都被平定。
在諸葛亮和法正的強力手腕下,這些地主豪強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到二月,沉晨結婚了,對象是劉備的女兒劉甯。
劉甯比沉晨小七歲,建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211年,沉晨二十四歲,劉甯十七歲。
當年劉備把女兒託付給沉晨的時候,才剛剛及笄。
去年一年來劉甯居住在襄陽,多與沉晨交際,也曾經一起出城打獵,一起坐而談論經文。
直到去年九月,劉備從荊州回到江州,才與家人去了巴蜀。
雖然劉甯並非什麼大才,但知書達理,品德皆佳,不是什麼刁蠻任性之人,因而最終由沉母派人往江州左將軍府邸提親。
劉備自然高興不已,欣然應允。
二月完婚之後,沉晨就將南陽的軍事交給了甘寧文聘和張繡,自己每日在家陪伴夫人。
而就在劉備集團安心發展的時候,曹操集團同樣也在休養生息。
前年曹操平定了烏桓,去年又親征高幹,現在整個北方,除了遼東的公孫康以外,都在曹操手裏,版圖達到了赤壁之戰前的樣子。
歷史上建安十六年,在赤壁之戰大敗後,曹操休養生息了三年時間,穩定內部局勢,這才開始對關中用兵。
然而此時他進度遠遠落後,雖然沒有出現赤壁慘敗,可失去了南陽盆地,就沒有了扼制南方勢力的橋頭堡,以至於不得不屯兵潁川汝南,防備劉備。
現在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對南方用兵的幾次慘敗讓曹操雖也有三十餘萬兵馬,卻無法大規模南下入侵,只能選擇安穩後方。
在此期間,曹操下達了《求賢令》,唯才是舉,網羅北方英豪,使得不少人才歸附,擴充丞相幕府。
劉備也不甘示弱,下達了《試舉令》,只要通過考核,就能擔任官員,同時大力扶持寒門以及平民子弟,特別是沉晨的很多學生,在荊州益州各地為官,充當改革的急先鋒。
一時間南北一片欣欣向榮,大家都在進行內部整頓。
與曹操劉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江東。
雖然孫氏依舊能固守長江東南,但被水淹火燒之後,元氣大傷。
歷史上這個時候都擁兵十七八萬了,還曾經因荊州問題率領十萬大軍在益陽、公安等地與劉備關羽八萬大軍對峙。
然而此時傾江東之力,兩年間也僅僅恢復了不過七八萬人馬,若非通過不斷攻打山越、交州來填補虧空,慢慢徵兵和練兵,恐怕現在的兵馬更少,遠遜色於劉備和曹操。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好消息。
孫權的船隻技術得到了革新,火燒洪口之後,孫權得到了一部分沉晨的船隻,通過技術復原,擁有了槳輪船和八槽水密隔艙。
這兩項技術前者可以增加船隻航行速度,後者可以在船艙受損的情況下,不會沉船。
而且沉晨在江夏、長沙等地圍湖造田,打造江漢平原,通過占城稻和漢朝本土稻形成雙季稻,加上插秧技術和漚肥技術,糧食大大增產,也讓孫權派人偷偷學了去。
從建安十六年開始,揚州太湖流域也開始全面推廣雙季稻和插秧漚肥法,這對於江東的糧食問題,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只是孫權不知道的是,他暗暗高興,以為這會給他帶來巨大幫助,卻不知道,沉晨根本沒有打算在南方隱瞞這些技術,能夠推廣開來,自然是更好。
原因很簡單。
雖然這些技術能夠給糧食帶來革新,但江東和荊州益州的體量擺在這裏。
歷史上揚州人口達到了四百四十三萬,現在加上交州,總人口突破到了五百萬。
其中大部分是世家大族和不服管教的少數民族,孫權實質控制的人口也就一百多萬。
並且孫權幾次慘敗,讓他向世家妥協,無法獲得世家的人口和田地,世家大族們種田得的收入,一毛錢都不會給你孫家,也不會納稅,不會幫孫權帶來多少好處。
而荊州益州正在進行改革,解放的土地和人口越來越多,劉備實質控制的人口也會越來越多。
打個粗淺的比喻。
算孫權兩百萬人幫他種地納稅,在技術革新之下,收入夠他養二十萬大軍。
那麼劉備有六七百萬,甚至八百萬人幫他種地納稅,收入就夠劉備養八十萬大軍,是孫權的四倍以上。
雖然實質情況肯定不是這樣,但大概就這麼個意思。
孫權與劉備的體量差距太大,導致孫權再怎麼發育,總體實力也比不上劉備。
因為你在發育,人家也在發育。你發育得到10點經驗,人家得到100點,差距在無形中反而越拉越大,這就是現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換源app】
所以沉晨根本不在乎孫權推廣他發明的技術,甚至希望他幫忙推廣。
等到將來消滅了江東,這些技術就已經在江東生根發芽,就不需要官府再費時費力傳播新技術了。
而與曹操劉備孫權相對應的是韓遂馬超。
孫權再窘迫,好歹名義上擁有一塊地盤,可以慢慢通過內政休養,漸漸壯大。
韓遂馬超情況就差很多。
因為西涼貧瘠,有人口但不富裕。關中土地肥沃,卻幾乎沒有多少人口。
二人也不可能把西涼人遷往關中。
這就導致他們幾乎沒多大發展空間,只能安於現狀。
好在漢時甘肅的水土流失沒那麼嚴重。
後世着名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曾經研究過,他認為漢朝甘肅山上都是鬱鬱蔥蔥,到處森林被覆。
而山上的林區還往往延伸到山下的平川原野。這些茂密的森林間雜着農田和草原,到處呈現一片綠色,覆蓋着廣大的黃土高原。
並且當地水資源豐富,漢安定郡的朝那湫,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減,不生草木。
在資源相對還算不錯的情況下,韓遂馬超治下的漢人耕作小麥、粟,胡人放牧牛羊,構建了相對完善的生態,不至於令他們困頓。
只是發展空間就這麼點大,他們的本部人馬相對較少,比如韓遂只有四五萬大軍,馬超則只有兩三萬,需要加上其他關中聯軍的諸侯,才堪堪有十萬人馬,不算強盛。
哪怕他們能夠發動胡羌,一下子擁眾二三十萬,可都是胡羌部隊,不是他們的本部。一旦本部人馬受損,那些出兵幫助他們的胡羌王恐怕第一個倒戈。
因而在未來發展空間上,劉備和曹操差不多,孫權次之,韓遂馬超勢力墊底,可能要不了幾年,連孫權的兵馬都要比他們多不少了。
現在四大勢力,基本都處於停戰期間。
建安十六年之後,天下出現了短暫的平靜,沒有人主動挑起戰事,也沒有人選擇征服四方,大家都在安心發展。
長江上每日來往的貨船無數,荊州盛產稻米運往益州,益州盛產的蜀錦茶葉井鹽送至荊州,有時候還會賣到江東去,糧食雖然產的多,但最多保存一兩年。
南方的濕氣太重,太容易發潮發霉了,即便是在後世高科技時代,一般也就三到六年。因此即便南方不缺糧食,也必須讓兩地的糧食運轉起來,哪怕是拿去餵豬,也總比放在倉庫發霉的好。
在這種情況下養殖業漸漸興起,短短兩三年間,荊州益州百姓豐衣足食,吃不起飯的人越來越少,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糧價鹽價低廉,頗有些文景之治時候的味道。
沉晨甚至還考慮過取消丁稅,攤丁入畝,以此來大量增加人口。
世人都知道,我國曆朝歷代人口浮動往往在六千萬左右,但到了宋朝之後人口飆升,宋明巔峰人口都超過了一億,到了清朝則達到了四億。
有專家學者認為,宋明人口突破一億是因為南方雙季稻,加上宋朝發明了漚肥技術,糧食大增產,人口突破一億。
而清朝人口爆發性增長是因為玉米、紅薯、土豆等高產作物引進,生產力的大大提升。
但不能忽視的是,雍正攤丁入畝也為人口增長提供保障。
雍正之前,歷朝歷代都收兩稅,人口稅和田地稅。人口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限制了人口增長。
百姓本來就窮,多生一個就得多交一份稅,使得大家都不願意多生。
即便是生育了,也要想辦法隱藏起來,當隱戶。
這就造成了隱戶大大增加。
而攤丁入畝不用繳納丁稅之後,只要有口吃的,能夠把孩子養大就可以生,一家人往往就能生七八個,甚至十多個。
再加上不用交人口稅了,隱戶沒意義了,造成了清朝中後期人口巨幅增加。
所以攤丁入畝的好處一是可以鼓勵生育。
好處二是讓隱戶沒有意義,百姓就不會隱瞞出生人口的事實,登記造冊的戶籍人口也將大大增加。
但沉晨思考再三,還是沒有這麼做。
因為雍正敢那麼做靠的是清朝前期無論從科技、軍事、經濟、生產力都達到了封建時期巔峰,強行攤丁入畝,推行政策。
而現在這個時代還是太落後,即便是從世家大族嘴裏薅羊毛,如今也不過是堪堪薅了不到一半出來。
為了防止世家大族大規模叛亂,劉備只能選擇大棒加胡蘿蔔,一邊薅他們的羊毛,一邊還得想辦法安撫,不敢真的把所有世家大族所有的隱戶隱產全部收走。
包括少數民族在內,治下總人口一千多萬,實質控制其中的一半就差不多是極限了,再搞攤丁入畝,世家大族非得炸了鍋。
所以欲速則不達,最終沉晨放棄了這個想法。
等到建安十七年的時候,劉備集團的兵力也突破到了三十萬。
漢中在增兵。
劉備派人前往西涼購置馬匹,於漢中訓練騎兵。
騎兵人數倒是不多,也就一萬。
但這無疑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對於將來與曹操爭雄能起到很大作用。
然後是荊州也擴充了兩萬部隊,主要是江夏水軍。
江夏水軍巔峰時期有六七萬人,但幾次戰鬥被打殘了,現在慢慢擴充,恢復到了五萬人。
預計到建安二十年的時候,劉備集團總兵力將達到三十五萬左右。
這樣一來,即便是考慮到後方防守問題,至少要留二十萬人在益州荊州各地駐守,劉備也能調集起十五萬大軍北伐,堪比赤壁之戰時曹操的實力。
而在此期間,劉備集團也在積極發展軍事科技,如灌鋼法遍佈川蜀,鋼鐵產能大大增加,給劉備集團帶來武器裝備的變革。
等到建安十八年的時候,劉備軍的主力一線部隊達到了十八萬人,二線郡兵部隊有十二萬。
其中主力部隊有將近一半用上了鋼製環首刀,剩下的依舊在慢慢疊代。
要知道漢代環首刀多為熟鐵製造,但相比於還處於生鐵或者骨頭、木製、青銅時代的北方遊牧民族,熟鐵環首刀已經是全方面技術碾壓。
如此漢武帝才打得匈奴找不着北。
現在武器又從生鐵時代轉變成鋼刀時代,漢代的裝備技術再次得到了發展,將來技術進步的變革,也將進一步彌補南北人口差距帶來的實力差距。
而就在這樣的時光當中,從建安十五年年末開始進入和平發展時期,到建安十八年年末,三年休養生息,南北都得到了變化。
到建安十九年,新的戰爭,即將拉開帷幕。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7s 3.9552MB